4月23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開展瀾滄江上游西藏段項目前期工作的公告》,預計投資2185.38億元,開發瀾滄江上游20GW水電+光伏項目,建成西藏瀾滄江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其中,光伏規模約為10GW,投資額為394億元,水電規模為9.756GW,投資額度為1791.38億元。
根據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編制的《西藏瀾滄江清潔能源基地規劃建設分析報告》,整個基地將由10GW光伏+10GW水電構成,上網電量為571億千瓦時。采用±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送電容量1000萬千瓦至粵港澳大灣區,年利用小時5710小時。“十四五”期間逐步開工建設,計劃2030年開始送電,2035年全部建成。
在經濟性方面,水光互補后,按電量加權計算,基地送端綜合上網電價為0.367元/千瓦時,比水電平均上網電價0.415元/千瓦時低0.048元/千瓦時,電價降低12%。基地相應的落地電價為0.442元/千瓦時,比廣東電網2018年平均上網電價0.483元/千瓦時、火電標桿電價 0.453元/千瓦時均低,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與2035年邊際電源燃氣電站上網電價 0.890元/千瓦時相比,基地電價市場競爭力更強,可通過完全市場化運作收回投資成本。
通過水光互補模式,既可以將光伏不穩定出力調節為穩定可靠電力,節省光伏輸電成本,增加水電輸電通道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利用光伏低成本優勢平抑水電上網電價。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報送“十四五”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工作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確表示,鼓勵“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流域梯級水電站、具有較強調節性能的水電站匯集新能源電力,積極推動“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
根據公告,瀾滄江上游西藏段干流規劃有8個梯級,從上至下依次為側格、約龍、卡貢(24萬千瓦)、班達、如美、邦多、古學,古水,裝機容量合計961.8萬千瓦。瀾滄江上游西藏段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展開,預計投資為59.33億元,包含初步估計的全部前期管理費和利息費,主要為瀾滄江干流及支流項目已開展的項目前期費用及專項費用。光伏方面正在開展瀾滄江上游西藏段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戰略定位研究、規劃研究、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研究等工作,前期總投資為4億元。具體見下表:
瀾滄江上游西藏段是目前我國尚待開發的大型水電能源基地之一,梯級補償效益十分顯著。流域周邊太陽能資源豐富,可通過水光互補形式建設西藏瀾滄江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公告表示,西藏瀾滄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區域協調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積極作用。
伴隨水電項目開發的不斷深化,優質水電項目資源愈發稀缺,而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可再能源配額制的強化實行、碳排放交易的推行,水電在電網中調節價值正進一步體現。西藏瀾滄江清潔能源基地建成后將提供長期穩定、清潔可再生的能源電力,可增加能源供給,有助于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增加清潔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有助于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通過水電調節和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實現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生態方面,西藏瀾滄江清潔能源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節約1855萬噸標準煤,減少3924萬噸二氧化碳、18.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基地水電建成后,將形成以如美為龍頭的梯級水庫,可增強流域水資源調控能力;河谷水域面積增大,形成以水庫為中心的濕潤帶,改善局地氣候,有利于植被生長;太陽能資源開發采用“光伏+”模式,不改變土地原有屬性,可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可減少陸面蒸發,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生長,可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根據華能水電表示,2020年,華能水電總資產達到了1646.32億元,其當年營業收入192.5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8.34億元。本次投資將分為資本金和負債融資兩部分,資本金占項目前期以及總投資的比列為30%。待項目建成后,華能水電的裝機量將進一步增加,有利于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對其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此外,華能水電于同日發布《關于變更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相關承諾的公告》。根據該公告,華能水電曾于2017年5月出具承諾,華能水電及旗下子公司不再涉及光伏、風電項目的開發,已開發項目則將通過股權轉讓或減資的方式處理。彼時,華能水電持有的風、光項目總規模僅為235MW,且項目基本布局在云南省,
經過此次變更后,華能水電將根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規劃,綜合利用自身大中型水電站庫區及周邊土地、水面、電站送出通道附近、可實現調節補償等區域的風電、光伏資源,因地制宜開展風電、光伏項目建設,且已有的風電、光伏項目不再對外轉讓或處置。華能水電強調,公司變更風電光伏項目承諾不會導致產生與控股股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
具體文件見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