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光伏應用市場的大幅增長,引爆了光伏全產業鏈企業盈利水平的恢復性上升,但是,唯獨最重要的原材料——多晶硅行業仍為全球性虧損。“去年一年價格持續下滑了近1/4。國內除少數企業勉強保持微利,大部分企業在虧本經營。”日前,2016(第三屆)新能源材料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家生披露了2015年我國多晶硅企業的生存困境。
中國多晶硅行業終結了光伏用多晶硅原料長期受制于國外廠商壟斷的被動歷史,并且以優質的低成本原料為引領,推動了中國光伏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可以說,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和光伏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唇齒相依。但是,長期低于成本的價格,還如何能夠讓多晶硅和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多晶硅價格迎來恢復性上漲 下半年或逐步回落
好在這一局面終于有所改觀。根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2016年3-4月份我國多晶硅價格穩步上揚,成交價從11.78萬元/噸穩步上漲至14.36萬元/噸,增幅為21.9%,即將填補去年以來多晶硅價格持續下滑近一年的降幅。
目前,國內多晶硅企業產能充分釋放,多晶硅進入價值回歸期。硅業分會預測,漲跌的根本原因只能取決于供需,從2016年初到4月底需求一直維持增長。受到6月30日前搶裝影響,多晶硅需求保持增長,預計在二季度將形成價格高點,而下半年終端需求有所縮減,多晶硅價格將逐漸回落。
具體來看,一季度國內多晶硅供應量約4.90萬噸,環比上升2%,同比上升32.1%。一季度累計進口多晶硅3.66萬噸,環比上升30.7%,同比上升34.6%。合計一季度中國市場多晶硅供應量約8.56萬噸,環比上升12.6%,同比上升33.3%。由于需求的增長,帶動價格復蘇,成交價從3月初的11.78萬元/噸穩步回升至4月底的14.36萬元/噸。
同時,數據顯示,一季度進口多晶硅仍然維持高位,但是其中大部分經過簡單加工復出口,并沒有為中國電池組件企業所用。
國內多晶硅供應充足 進口多晶硅多數經簡單加工后復出口
價格上漲說明供不應求,但目前現狀是國內供應和進口大幅增長,那么為什么價格還會上漲?
記者了解到,這主要是因為大量的進口多晶硅簡單加工成硅錠及硅片后即出口,國內電池組件企業沒有用到這部分原料。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中國多晶硅年產量達17萬噸,足夠供應36吉瓦電池用料,而同期晶體硅電池產量為40吉瓦,國內多晶硅料自給率已經達到90%,但同期進口多晶硅仍然達到破紀錄的11.6萬噸,其中只有不到2萬噸用于補充國內電池生產的用料缺口,其余9.6萬噸都是加工成硅錠和硅料,利用中國政府鼓勵進出口的免稅政策回流臺灣、日本、美國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生產電池組件。
目前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已經占據全球總產能的40%以上,同時中國的多晶硅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集中度不斷提升,預期未來5年內,多晶硅產能將繼續增加5-10萬噸,萬噸級規模企業可能增加到10家。
國內多晶硅供應更加充足,對進口多晶硅的限制力度或許會加大。那么限制進口多晶硅是否會影響國內市場的多晶硅供應?專家表示,一方面國內的多晶硅廠家產量逐漸提升,基本可以滿足下游電池組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減少的多晶硅進口是主要是為了享受國家進出口優惠政策而產生的進口,這部分進口量實際上沒有為中國電池企業所用,而且大量的進口促使國內以及全球多晶硅價格一路暴跌,甚至跌破成本,長期來看,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合理的多晶硅價格有利于光伏產業鏈的整體發展
有業內人士表示,多晶硅價格的上漲會提高下游的制造成本,不利于光伏產業降低度電成本,實現平價上網。但是,在2015年光伏應用大幅增長、光伏全產業鏈盈利恢復性增長的情況下,唯獨多晶硅是全球性行業虧損。對此,長期監控多晶硅市場行情的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表示,目前多晶硅價格的上漲,只能被稱為“回調”。他補充道:“此輪多晶硅價格回調,對下游光伏企業而言只是抹去了去年原料價格超跌后增加的利潤點,并沒有給企業增加多少成本負擔,而且價格回歸理性有利于多晶硅企業保有微利,從而維護國內乃至全球多晶硅市場的供需平衡,也是維護光伏全產業鏈的平穩發展。”
作為光伏產業最重要的原料,經過了去年的價格暴跌,多晶硅的價值回歸對整個光伏產業鏈的正面效應是顯著的,光伏產業的發展需要原料的持續降本,更需要良性有序的多晶硅市場環境。
正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所說,我國多晶硅2015年產量超過16.5萬噸,超過歐美等傳統多晶硅大國,成為全球供應的主力。經過多年趕超式發展,國產多晶硅在成本和價格方面已經非常具有競爭力,我國市場也從10多年前95%依賴進口躍升為2015年60%的自給率。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國產多晶硅行業的發展作為基礎,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也仍將受制于人。多晶硅價格高漲,下游應用自然也將放緩。因此,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和光伏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唇齒相依。”趙家生強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