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的贛鄱大地,依然滿目蔥郁、生機盎然,暖陽照射在萬年縣大源鎮荷溪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板和板下大片放養的雞鴨鵝牛,讓村民的心頭熱乎乎的。
近日,筆者來到萬年縣26MW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基地,很難想象,僅在兩年多前,這里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水淹田。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優先發展低碳經濟,充分開發利用綠色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堅持光伏發電和農業養殖生產相結合,讓“農光互補”項目在這里落地生根,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單產效益,同時也推進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空中俯瞰萬年縣大源鎮“農光互補”項目
“我在這里養了8000多只鴨子,光是賣鴨蛋的收入,一年大概能有30多萬元。”萬年縣大源鎮荷溪村村民夏長發告訴記者,得知村里在發展“農光互補”項目,今年他從樂平回到萬年老家養起了鴨子和牛。光伏板可以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良好的養殖環境帶來了效益,讓他下定決心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據了解,萬年縣26MW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由萬年縣人民政府和陽光電源旗下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平臺——陽光新能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運營,項目選址大源鎮和石鎮鎮兩個地塊,總投資約1.7億元。據統計,2019年,位于大源鎮的20MW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為全縣1600戶失能、弱能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兜底保障扶貧,共計發放分紅資金近360萬元,戶均增收1000至1500元。板上光伏發電,板下農業養殖,不適合種植經濟作物的土地不僅沒有荒廢,還種上了“鐵桿莊稼”,村集體享受到了經濟效益,更惠及了萬年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散養在“鐵桿莊稼”里的鵝群
早在2018年3月,為確保項目盡早運行,陽光新能源公司作為該項目建設方,倒排工期,加班加點趕進度,保質量。“項目建設期間正值雨季,為了盡快讓項目投產,每天都要召開調度會,保障項目審批、用電、用工等工作,高峰時期用工人數達到了每天300多人,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不到50天該項目就已建成投產。”該項目開發負責人陳振龍說道。
▲運維人員清洗光伏面板
項目的設計團隊也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前線,該項目設計負責人陸剛向記者介紹,在公司近百人的設計團隊中,抽調了10人左右的優秀工程師組建成項目小組,根據大源鎮和石鎮鎮區域農業產業定位,采用了最佳農光匹配設計,讓光伏發電高度協同農業生產,在確保系統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充分提高發電效率。根據目前項目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發電效率提高了10%以上。
▲空中俯瞰萬年縣石鎮鎮“農光互補”項目
位于石鎮鎮的6MW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農光互補”項目在水淹田里開花結果的一處縮影。在光伏發電板下的草地中,一群牛在自由覓食。今年,石鎮鎮窯前村村民陶光鶴和李仁軍合伙養殖了20多頭牛,雖然一開始他們不懂養牛技術,但看好“農光互補”模式的發展前景,他們苦心鉆研養殖技術,如今已是養牛專家的他們,目標要將養牛頭數擴大到100頭。
▲牛群在光伏發電板下的草地中自由覓食
當前,江西省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為首要戰略,萬年“農光互補”項目正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動實踐。光伏發電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和立體化利用土地等優勢,顯著減少了二氧化碳和粉塵排放量,更為其他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已成為了特色景觀。據了解,萬年縣共投入各類資金2.26億元,新建光伏扶貧電站5個,總裝機容量30.668兆瓦,目前已全部并網發電,建立了電站運維管理機制和納入了國家補助目錄。
來源:江西日報微信公眾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