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通威股份發布調整部分募投項目投資總規模的核查意見公告,公司擬將“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項目的PERC電池產能由7.5GW調整為PERC電池產能5.6GW,減少部分設備投入,剩余場地用于異質結電池試驗生產線的建設。
公告表示,此次調整系根據光伏業務整體發展戰略和技術研發路徑所做出的。經過多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形成35GW太陽能電池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廠商,已樹立并不斷鞏固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現有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主要采用PERC電池技術路線,PERC電池轉換效率較高,設備、工藝成熟,兼具成本與效率優勢,是當前及可預見時間內市場主流產品。因此,公司積極推進“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項目,擬進一步增加PERC電池產能。但光伏行業技術更迭日新月異,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行業企業只有通過技術升級和降本增效,才能有效應對行業發展與變革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公司著眼于長遠發展和進一步鞏固技術壁壘的需要,本著生產一代、研發一代的戰略思路,大力推進各項新技術的研發。目前,公司已完成異質結電池技術的前期研發工作,急需建設一條生產線進一步驗證技術指標、完善工藝技術。
綜合考慮現有土地、廠房等情況,公司認為在“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項目所在地建設異質結電池項目是最佳方案。因此,公司擬將“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項目的PERC電池產能由7.5GW調整為PERC電池產能5.6GW,減少部分設備投入,剩余場地用于異質結電池試驗生產線的建設。
異質結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溫度系數低、易于薄片化等優點,有利于降低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鞏固公司的技術領先地位,但作為一項新產品,現階段異質結電池尚存在生產成本高、產量占比小等問題,其潛在效益釋放還需要設備、工藝、材料等多方面條件的共同改善。因此,為保障募集資金投資效益,規避潛在投資風險,異質結電池試驗生產線將全部采用自籌資金進行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