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已至,但對光伏行業來說,2024年很難,注定哀鴻遍野。
盡管2023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創下了216.88GW的新記錄,但整個產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充斥著濃濃的焦慮感,光伏的天空陰霾重重。
光伏組件價格開始出現倒掛成為了悲鳴的導火索。從2023年6月開始,組件企業開始掀起價格戰,且愈演愈烈。當年10月,有光伏企業在一次項目投標中其雙面雙玻單晶PERC組件價格首次投出低于1元/瓦的價格。
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立刻在業界引發熱議。到了12月,中核匯能2023年至2024年第二次光伏組件集采開標,收到的最低報價為0.862元/瓦。更為甚者,除了一家公司標價超過1元/瓦,其它企業報價均低于1元/瓦。
邁入2024年,N型組件價格亦難堅挺。今年1月9日,中國電建2024年度42GW光伏組件框架入圍集采開標。從報價情況來看,N型組件最低報價為0.87元/瓦,P型組件最低報價僅0.806元/瓦。
要知道,在2023年1月,組件價格還基本在1.8-1.9元/瓦,甚至高于2元/瓦。短短幾個月,光伏市場“大變天”。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組件價格已經出現了倒掛。在這樣的價格下,光伏組件企業開工即虧損的情況將會是普遍現象。
這讓筆者想起了成品油市場屢屢出現的“批零倒掛”現象。所謂“批零倒掛”,指的是汽柴油的市場零售價要低于批發價。受原油價格飆漲,煉油資源緊張等因素影響,加油站,尤其是民營油企從煉廠的進貨價,要高于出貨價,不得不“虧本賣”。
不過,由于成品油事關民生,上游煉廠基本上掌握在以“三桶油”為主的央國企手中,因而“批零倒掛”現象往往并不會維續很長時間。
但光伏行業并沒有這樣的“特殊待遇”。對電力央企來說,組件價格越低,收益率反而越高。2023年新增裝機量同比大漲,與下半年組件價格暴跌有很大關系。
更大危機在于,進入龍年,低價銷售的情況并不會短期內轉變,頭部組件企業為保住自己的龍頭地位將會繼續低價銷售,而二三線組件企業也將不得不以更低的價格維持生計。
事實上,光伏組件企業的開工率已經大幅下降。有業內人士稱,2024年1月國內組件排產約41GW左右,相比12月48GW左右的產量下滑約15%左右,整體開工率由56%下降至50%,部分三、四線組件企業開工率則要更低。
有分析機構甚至預測,將會有三家中型制造商將因無法在當前環境下競爭而破產,而大部分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制造商都將難以維持盈利能力。
事實上,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光伏企業的業績就已經出現了“翻臉”的情況。即便是業績最為突出的晶科能源也無法擺脫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同比大幅下跌的大趨勢。
根據該公司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2.5億元到79.5億元,同比增加146.92%到170.76%;預計第四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亦環比下滑了52%-80%。
光伏行業目前陷入的危機,根源還是在無序競爭導致的產能過剩。
目前,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硅片產量更是占到全球的98%左右。到2023年底,光伏設備各環節產能預計達到1000GW。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為345-390GW,即使全球的光伏產品都由中國生產,產能利用率也不足40%,過剩情況開始顯現。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在2023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曾表示,中國光伏產業在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如各自為戰,無序投資,導致行業忽冷忽熱和冷熱交替。
“很多主營業務不是新能源的企業跨界涌入光伏行業,導致產能加速過剩。這些企業由于在技術、人才和管理等方面能力不足,導致經營問題很大。”高紀凡表示,“有些企業投產之日就是停產之時,現在是進退兩難”。
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庫存都在前期高速積累,近期需求擴張不及預期之后,供需矛盾突出,導致價格快速下跌甚至跌破成本。
需求方面,2024年國內裝機增速將明顯放緩。1月30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測2024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8萬億千瓦時,比2023年增長6%左右。預計2024年新投產發電裝機規模將再超3億千瓦,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將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
《報告》還預測,2024年累計并網風電裝機將達到5.3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7.8億千瓦。截至2023年,我國累計并網風電裝機數據為4.41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6.09億千瓦。以此推算,2024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預計約89GW,光伏新增裝機預計約171GW。
行業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中性預期為474GW,同比增長16%,較2023年增速明顯放緩。
而行業龍頭隆基綠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光伏組件價格年內降幅約48%,極大地刺激了終端需求的釋放。2024年在光伏產品已經非常便宜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光伏裝機有望同比增加約20%。
長遠來看,光伏行業前景依舊,但就2024年來說,其中一個關鍵字或許就是“熬”。
寒冬已至,該如何破局?
來源:能源嚴究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