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瀚川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進行不超過10億元定增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本次募資擬用于智能換電設備生產建設項目、智能電動化汽車部件智能裝備生產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方案獲受理,意味著瀚川智能的定增事項已取得實質性進展。”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存在充電時間較長的瓶頸,換電模式成為解決充電時間瓶頸的重要方案,帶來很好的投資契機,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入局其中。本次定增一旦獲批實施,對瀚川智能開辟新的投資領域、實現可持續增長將具有重大意義。”
換電設備市場空間達千億元
換電賽道市場前景究竟如何?發展期會遇到哪些挑戰?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周天樂認為:“換電行業受益于政策利好、技術升級和資本進場,發展潛力巨大。2022年換電將在重卡等領域率先滲透,2023年乘用車領域將加速滲透,設備廠商將因此受益。換電模式可解決‘充電效率’的痛點,具有電池養護、儲能、降低購車成本等優勢。預計到2025年底,國內有望建成2.21萬座換電站,形成383億元的設備市場空間;到2030年底,有望建成8.83萬座換電站,形成1091億元的設備市場空間。”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換電可以為新能源汽車快速補電,與燃油車加油的速度差不多,但目前換電市場仍存在換電標準不統一、換電車型比較少等問題,制約了換電模式的發展。私家車領域的換電模式,只是個別新能源汽車廠家提供服務,沒有統一標準和市場規范,也沒形成市場規模,導致換電站建設速度較慢、運營數量較少。商用車的換電需求集中度較高,細分市場潛力很大,快速換電模式為出租車、公交車、物流車的高效安全運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一旦公共領域的換電站市場空間打開,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或許會成為趨勢。”祁海坤對記者進一步表示:“新能源車的換電模式是不是階段性、過渡性的產物?這陣風能刮3年還是5年?這將取決于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技術水平提升速度和快充技術的發展進度。如果未來3年至5年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幾分鐘單次充電的續補里程達到500公里以上,誰還愿意去換電池呢?所以說,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是以充電為主、換電為輔,還是以換電為主、充電為輔,只能是市場說了算,消費者的選擇將決定市場的出路。”
“換電模式對公共領域高頻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是非常有效的。公交、物流等車輛有固定路線,出行頻次較高,行駛距離有限,出行周期穩定,這些特點都符合對換電設施的要求。”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換電網點的分布有限、所換電池存在質量問題等,仍需換電企業來解決。”
北京市知識產權庫專家、投資人董新蕊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換電站、租電站太少不方便、充電站備用電池的儲備量難以保證、不同品牌的電池接口標準問題、電池技術的快速迭代難以保證前期投入的成本回收、當出現安全問題時責任如何界定等,都是該領域有待解決的難題。”
各大企業爭相入局換電市場
2022年以來,各項利好政策陸續出臺。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明確加強充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在礦場、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因地制宜推廣換電模式。
借助政策暖風,各路資本開始在換電市場積極布局。除了入局較早的國家電網、奧動新能源、北汽、蔚來之外,瀚川智能、寧德時代、協鑫能科、博眾精工等上市公司也紛紛入局。
為了解決換電業務的產能問題,瀚川智能管理層快速推出本次定增方案。其中,用于智能換電設備生產建設項目的總投資為7.24億元,項目建設期2年,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年產能2000臺套的新能源車換電站的生產能力,可有效提升瀚川智能在新能源車換電站領域的拓展空間,預計10年稅后內部收益率可達30.02%;用于智能電動化汽車部件智能裝備生產建設項目的總投資為2.16億元,主要投資扁線電機和脈沖強磁場焊接設備,以滿足下游客戶需求,打破行業壟斷,搶占國內市場的話語權。
2022年1月18日,寧德時代成立子公司時代電服,正式進軍換電賽道,現已發布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4月18日,寧德時代宣布,EVOGO換電服務在廈門正式啟動,首批啟動服務的4座快換站分布于廈門思明區、湖里區和海滄區,預計到今年底可在廈門完成30座快換站的投建。
比寧德時代早一年進入換電領域的協鑫能科動作更大。公司在2022年5月10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2年的目標是建成300座換電站,“十四五”期間的規劃目標是建成6000座以上換電站。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換電模式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但目前仍處于政策引導和企業戰略投資為主的初級發展階段。換電業務能否達到一定規模、支撐換電生態可持續發展,將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記者 陳 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