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一改往日強勢,自階段性高點118美元/桶階段性下行,目前已跌破90美元關口。多位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于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和需求轉弱預期,也包括美聯儲加息強度對通脹的抑制,國際油價近期處于重心下移狀態;但中國市場或迎來更多機遇,一方面在于油價下行降低了我國石油進口和石化行業運行成本,另一方面則為石油儲備提供了機會。
多重利空疊加壓制油價
8月9日,WTI原油主力9月合約保持在90美元關口下方運行,這也是7月中旬以來第二次跌破90美元關口支撐線;國際油價重心的下行引起了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悲觀預期。
事實上,自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便處于階段性下行態勢,期間曾相繼創出99.66美元、88.24美元和87.01美元低位。截至記者發稿前,WTI原油9月合約報收于89.61美元/桶,仍維持在90美元關口下方運行。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導致國際油價疲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美聯儲加息對通脹的抑制、海外經濟復蘇緩慢等,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令油價承壓。
五礦期貨研究中心總經理孟遠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輪國際油價自高位下行主要受需求憂慮、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海外市場對經濟衰退憂慮逐漸增強,歐美各國相繼開啟加息模式,尤其是美聯儲激進加息引發了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此外,美國試圖要求頁巖油企業大幅增產,并希望石油公司采取行動降低油價,也加重了原油價格的下行壓力。”
方正中期期貨投資咨詢部石油化工組組長隋曉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WTI原油期價運行重心不斷下移,主要源于宏觀經濟衰退預期疊加石油消費轉弱對其形成明顯打壓。“隨著全球通脹水平走高和主要經濟體加息不斷,全球經濟增長預計顯著放緩,例如美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美債長短期收益率倒掛,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數據也連續下行,均預示未來海外市場經濟可能會走向衰退,這將直接壓制石油需求。”
記者了解到,對于近日國際油價的接連回調,多家機構就當前主導市場的邏輯展開了熱議,一方觀點認為,這是由海外市場通脹“退燒”所致,另一方則認為,根本在于供需端調整。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能源高級分析師安紫薇向記者表示,近期國際油價的進一步回落,主要在于弱需求預期對其構成了壓制。
石化行業運行成本或降低
中國是原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超過70%。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行或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機遇。
“油價下滑對中國市場影響主要體現在石化產業和交通運輸方面。”孟遠告訴記者,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消費國,油價下降將給中國企業帶來更多機遇,例如將直接降低石油進口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并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同時,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增長起到一定刺激作用;此外,還為擴大石油儲備提供了機遇。
隋曉影認為,當前原油絕對價格仍然處在相對高位,市場觀望情緒仍然較重。待年內油價回落至70美元至80美元附近,可適當加大采購力度。“當前海外市場宏觀經濟衰退預期和石油消費走弱,仍然是影響油價中長期的主要邏輯,預計油價運行重心會繼續下移,而短期面臨美聯儲貨幣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預計盤面維持高位震蕩,待相關消息落地。”
“7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觸底回升,不過仍偏低于往年水平,油價回落將有利于進口需求釋放。”安紫薇表示,從供應端來看,OPEC會議確定9月份小幅增產10萬桶/天,維持謹慎態度,但由于市場需求前景預期會出現轉向,OPEC對有限的閑置產能釋放或更為謹慎。“全球原油庫存水平偏低和閑置產能下降對原油市場是偏中長期的支撐因素,短期來看,需求邊際轉弱則是當前市場核心關注點,預計短期價格將震蕩尋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油價疲軟運行背景下,國內成品油市場也有調整。8月9日,發改委網站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8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130元和125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業要組織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穩定供應。
“盡管國內油價與國際市場掛鉤,但國內油價下跌趨勢亦可能終止,這主要是由于國際產油國定價所致。”孟遠表示,有產油國在本月初將亞洲買家的石油售價上調了9.8美元/桶,從側面反映了海外市場看好中國經濟及中國用油需求,國內油價走勢將不會與外盤聯動下跌。(記者 王 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