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川渝大地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座座鉆塔巍峨矗立,轟鳴的發動機聲音傳向遠方,勤勞的天然氣勘探人正在鉆場緊張施工……
在我國的天然氣版圖上,包含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的四川盆地令人矚目:天然氣總資源量達40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已獲探明儲量7.5萬億立方米。但探明率僅18.7%,讓這里仍是最具潛力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盆地,資源條件足以支撐建成全國最大的千億級天然氣(頁巖氣)生產基地,打造中國“氣大慶”。
勘探開發“遍地開花”
四川盆地作為我國最早布局的天然氣重點勘探開發區域之一,其豐富的油氣資源一直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四川盆地的天然氣勘探開發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態勢。
6月28日,中國最大頁巖氣生產基地——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下稱“西南油氣田公司”)川南頁巖氣田累計產氣801.9億立方米;8月27日,大201井測試獲高產工業氣流,創四川盆地二疊系頁巖氣測試產量最高紀錄;10月25日,西南油氣田頁巖氣年產量達102.9億立方米,連續5年頁巖氣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
西南油氣田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何驍介紹,公司不斷強化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2023年正式建成我國西南首個年產4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連續10年保持產量年均30億立方米以上快速增長,成為我國增儲上產最快、資源量最大的油氣田,支撐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量和天然氣年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另一家企業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下稱“西南石油局”)聚焦“深層碳酸鹽巖、致密砂巖、頁巖”三大天然氣領域,落實“10個千億方”資源陣地,全力推進“川西、川東北、川南”三個50億方大氣區建設,實施老氣田穩產、新區快上產、攻關新領域三大工程,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產量規模連上臺階。
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創新是推動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不斷取得新突破的關鍵因素。各油氣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
針對深層、超深層勘探開發,西南石油局發揮創新主體作用,通過青年科技精英賽、十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等形式,已形成“復雜構造區深層致密砂巖、頁巖精細評價與甜點優選技術”“深層碳酸鹽巖、多類型頁巖氣差異富集規律及高效勘探開發技術”等多項重大科技成果。
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錨定“70億方穩產工程”,以解決氣井低壓、低產階段長期穩產和水平段積液等核心問題為目標,開展新工藝、新技術現場試驗,排采工藝措施取得新進展,支撐長壽命氣井實現穩產。
西南油氣田公司針對四川盆地縱向壓力系統復雜、難鉆層位多等地質工程難點,開展優快鉆完井技術攻關,形成了以“井身結構優化、個性化鉆頭+長壽命螺桿、精細控壓壓力平衡法固井”等為核心的技術系列;針對高溫、高壓、含硫井況和易漏、易塌等破碎地層,形成了以“抗200℃高密度鉆井液”為代表的12項鉆井液技術。
此外,各油氣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鉆井參數和儲層改造方案,提高開采效率和產量。
增儲上產前景廣闊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豐富,探明率低,勘探程度尚處于早中期,是我國最具潛力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盆地,增儲上產前景廣闊。
“筇竹寺組新類型頁巖氣的突破,開辟了頁巖氣增儲上產新領域,讓川渝建設千億立方米天然氣基地的底氣更足。我們堅持資源優先、勘探先行、效益開發,聚焦深層和非常規,堅持大科技、大統籌,地質、工程一體化攻關,規劃下個十年,實現百億氣田‘上得去、穩得住’,奠定第二個百億氣田的資源基礎。”中國石化首席工程技術大師、西南石油局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郭彤樓說。
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歷程長達70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確立不同類型天然氣藏開發理論技術體系,并編制了天然氣勘探開發系列標準規范,搭建起完備的產、運、儲、銷系統,形成多樣包容的經營管理模式。
何驍介紹,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川南地區龍馬溪組正向構造部署的探井瀘頁1井,已連續一月日產氣量超過10萬立方米,有力證實了川南龍馬溪組具有“正向構造保存條件好、儲層品質優、含氣性好”的特點,進一步拓展了川南—川東頁巖氣有利區面積。
此外,在常規氣增儲上產方面,該公司在蓬萊氣田蓬探1井區燈二氣藏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5億立方米,目前已提交探明儲量1221億立方米,累計投產試采井6口,建成產能100萬立方米/天,展現出良好的開發潛力。如今,這個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供應企業,已部署“高質量上產500億立方米”任務。
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 蕭永航 周凱 盧宥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