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大陳島草木蔥郁,海風和煦。這一位于浙江臺州灣東南洋面的島嶼,不久前在全國率先開建海島“綠氫”綜合能源系統示范工程,正越發熱鬧。
“島上年平均風速6.8米/秒,年有效風能時數達7000小時……工程項目依托當地風電資源,要構建基于100%新能源發電的氫能源綜合利用系統。”國網臺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預計在今年12月底前投運,將利用“風制氫—儲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實現從清潔電力到清潔氣體能源轉化及供應的全過程零碳。
“十四五”開局以來,浙江積極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該海島“綠氫”綜合能源系統示范工程的建設,僅是其中一例。
根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提出將全過程推動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水平繪好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如果俯瞰浙江海寧尖山新區,一定會被廠房上密布的光伏發電裝置所吸引。作為我國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起步最早的區域之一,尖山新區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裝機容量已達314.4兆瓦,人均光伏容量9.7千瓦,超過浙江省人均0.23千瓦40倍以上。
據了解,2020年全年尖山新區新能源發電量5億多千瓦時,占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比例超過30%。按照每月用電200度計算,足夠20多萬戶家庭使用一年,且為清潔能源,相當于年節約標煤20多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萬噸。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浙江省能源能效穩步提升。2009年至2019年,浙江煤炭(高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63.2%降至45.3%;天然氣(低碳能源)占比由1.49%升至8.0%;非化石能源(零碳能源),如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占比從13.6%升至29.9%。
此外,2020年,浙江省單位GDP能耗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能效水平居全國前列,為力爭在2030年前率先實現能源領域碳排放達峰,并在完成目標期間更加“精打細算”。
2月25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推出“能源碳效碼”,并接入浙江政府服務平臺“浙里辦App”,依托電力大數據平臺,集成企業生產經營的電、氣、煤、油等能耗數據,轉換成單位產值碳排放量,進行精準統計、分析和賦碼,科學直觀反映區域碳排放強度及行業、企業碳效水平。
國網浙江電力有關負責人解釋道,企業能源碳效分為5個等級,等級1、2表示企業單位碳排放量低于行業平均,碳效最高,等級3表示企業單位碳排放量近于行業平均水平,等級4、5表示企業單位碳排放量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碳效最低。“查詢‘能源碳效碼’后,自己直觀地認識到了企業能耗較高但產值低下的情況。”長興旭日粉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芳表示。
截至3月底,在湖州長興縣,共有23個行業領域792家規上企業的碳效測算已完成,碳排放水平一“碼”了然。
浙江省發改委2月份發布的《浙江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加強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4%,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400萬千瓦左右,風電裝機容量達到830萬千瓦左右,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260萬千瓦左右。
浙江省能源局二級巡視員王京軍表示,面向“十四五”,浙江省將實施風光倍增工程,其中光伏的新增裝機力爭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著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加儲能創新發展,創建若干個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超百萬千瓦。(科技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