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各項存量政策釋放,一攬子增量政策見效,今年以來云南一批產業項目相繼投產,一批龍頭企業落地沿邊產業園……有利因素和條件正不斷累積推動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向好發展。這其中可少不了“兩重”“兩新”等政策加快落地,對全省穩投資、促消費發揮的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國家大力實施“兩重”“兩新”等系列政策,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加力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為穩定經濟運行、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云南積極融入和響應國家發展大局,在“兩重”戰略和“兩新”政策的雙重推動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能源電力生產平穩有序、市場消費保持增長、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就業、物價基本穩定,為全省經濟的穩健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力量。
今年以來,云南扎實推進“兩重”建設,及時成立省推動“兩重”建設工作機制,爭分奪秒謀項目、推項目。
10月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將提前下達明年10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和1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等系列政策。云南省政府辦公廳隨即出臺《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加力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工作方案》并提出,要強化項目謀劃儲備和資金爭取,包括謀劃儲備一批惠當前、固根本、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做好提前下達的兩個1000億元資金爭取,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抓好新型城鎮化項目謀劃實施等,確保國家政策資金一有支持,云南項目就能落地實施。
這是謀劃,更是決心。
此前,云南省召開的全省推進“兩重”建設暨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部署會上就提到,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云南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云南要以非常之力度,集中力量推進一批重點任務和標志性工程。
“非常之力度”如何落地?又如何搶抓政策機遇?云南給出了答案——
據統計,今年以來,云南全省共3批次141個項目獲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這些資金重點投向了交通、能源、水利等關鍵領域。同時,云南有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常態化高效運轉各級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據了解,云南省605個增發國債已于6月底前全部開工,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地質災害治理等一批項目已經建成;獲得國家資金支持的昆明長水機場改擴建、渝昆高鐵、國道G219改擴建、滇中引水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極大推動了云南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云南省上下切實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工作,組織開展了5輪覆蓋省、州、縣三級的項目工作培訓,建立全省謀劃、前期、開工、竣工“四個項目庫”,圍繞續建基礎設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高標準農田、水利、地下管網建設、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以及國家各類資金投向,謀劃儲備了超過5000個項目,總投資近3.7萬億元。據了解,云南已向國家推送上報了一批項目,其中既有沿江機場和干線公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水利等領域的重大工程,也有教育、醫療衛生、城市地下管網等領域重要的民生項目。
“兩重”建設的加速跑,不僅有效緩解項目建設各層面的瓶頸,還極大提升了云南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真真正正為云南帶來了強勁新動力。
今年以來,云南充分發揮省級工作專班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細化政策措施,構建“1+N”政策體系,建立工作調度、協調機制,組織申報了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設備更新項目151個,總投資約241億元。在這些政策的帶動下,今年9月全省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49.8%、17.7%,增速均較8月大幅提升。同時,云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系列政策也初顯成效,“十一”期間全省商品住宅成交1243套,成交面積同比增長56.5%。在設備更新方面,云南在工業、交通、物流、教育、醫療、環境等領域近70個項目獲得了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資金支持。今年1—9月拉動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近740億元,工業技改投資近390億元;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截至10月24日云南補貼資金累計申請共12.14億元,帶動消費103億元。其中,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累計申請6.15萬人,申請補貼資金9.13億元,直接帶動汽車消費88.08億元;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貼發放32.85萬筆,發放補貼資金2.68億元,帶動消費14.61億元;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累計完成8795單交易,補貼金額439.75萬元,帶動消費2924.87萬元……
此外,云南著力加強“兩新”各項政策解讀,協調推進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和優質產品供給等“五大行動”落地見效,有力拉動了投資增長、釋放了消費潛力、提升了民生福祉、支撐了綠色轉型。
下一步,云南將全過程做好設備更新項目實施,推動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設備更新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用,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同時,持續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操作流程,打通補貼到賬的“最后一公里”,將實實在在的優惠盡快落實到廣大消費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