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經濟退行全球蔓延,光伏發電行業面對內外不利因素的同時夾擊,憑借4820萬千瓦的年度新增裝機規模逆流而上,創下近3年來的歷史新高,為“十三五”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發布政策支持行業發展,到一年內14家光伏企業、2支光伏基金接連上市均展現良好市場表現,光伏發電行業終于憑實力贏得360°“無死角”關注,為“十四五”行業發展擘畫光明發展藍圖。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處長金磊所說,我國光伏發電行業正以極強的韌性,打破一項項發展瓶頸,破除一層層環境壁壘,成為我國電力增量的主導力量之一,為推動國家能源轉型、帶動經濟發展貢獻強大動力。
4820萬千瓦——井噴發展實現近三年最高裝機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20年光伏發電行業的表現,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的選擇是“驚爆眼球”。
是的,沒有人能夠想到,面對“最后的電價補貼”,光伏發電行業會在2020年的最后三個月累計新增裝機2950萬千瓦,占全年新增比重61.2%,與2019年的全年新增裝機量僅相差61萬千瓦,超越全部預期,實現裝機量的“井噴”式增長。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25343萬千瓦,繼續位居全球首位。年度新增裝機4820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3268萬千瓦、分布式光伏1552萬千瓦。發電量繼續維持上升態勢,同比提升16.2%,達到2605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比重升至3.5%。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等政策“保駕護航”下,光伏消納形勢持續好轉,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2020年,全國光伏平均利用小時數1160小時,全國平均棄光率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光伏消納問題較為突出的西北地區棄光率降至4.8%,同比降低1.1個百分點,尤其是新疆、甘肅兩地棄光率進一步下降,分別為4.6%和2.2%,同比降低2.8和2.0個百分點。
各產業鏈表現同樣出色。“當前,我國硅片的全球產量占比已接近100%。”據王勃華介紹,2020年,我國硅片產量16130萬千瓦,同比增長19.7%,基本滿足全球市場需求。多晶硅進口比例繼續下降,2020年進口量9.9萬噸,進口量占比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自我滿足率近八成,實現歷史最高水平。
更令人滿意的是,2020年,我國光伏電站投資成本繼續下降。其中,系統價格同比下降12.3%,組件價格同比下降10.3%,非技術成本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為光伏行業順利步入平價時代市場競爭奠定重要基礎。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在推動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我國光伏行業也擔負起了帶動地區發展、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歷史責任。據統計,通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全國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2636萬千瓦,惠及近貧困村6萬個、貧困戶415萬,每年可產生發電收益約180億元,每個村年均可穩定增收20萬元以上,相應安置公益崗位125萬個,成為搬不走的“陽光銀行”,撤不走的“藍色扶貧工作隊”,為我國如期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重要力量。
裝機規模全球第一,研發水平全球第一,生產制造全球第一,全產業鏈國產化基本完成……從默默無聞到國家產業新名片,我國光伏產業以技術創新為支點縱深發展,在推動我國乃至世界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舞臺上,逐漸行至舞臺中央。
6650萬千瓦——高位增長態勢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
2021年初,上市企業2020年業績陸續披露。在104家光伏上市企業(不含新三板,下同)中,光伏輔材企業整體表現較好,玻璃、膠膜、光伏逆變器廠商業績同比增幅明顯,中環股份繼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信義光能、陽光電源后成為光伏行業第五家市值突破千億的上市公司,光伏上市企業合計總市值超過23100億,融資規模空前高漲。
在資本市場大受歡迎的同時,光伏行業連續迎來多項支持政策,全方位推進行業發展。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加快光伏和風電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20年1月發布《太陽能發電工程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推動“光伏+建筑”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階段,交通運輸部鼓勵在服務區、邊坡等公路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設施,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為擴大光伏消納空間、加快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明確支撐。
面對政策環境與資本市場的雙重青睞,我國光伏行業并沒有太多時間為成績慶祝。置身能源變革的重要時期,怎樣才能走穩、走實、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已向光伏人提出嚴峻挑戰。
2020年底,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表示,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在公開講話中為風電、光伏設定具體裝機目標,對于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是目標,也是壓力。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規模53496萬千瓦,距離總目標相差66504萬千瓦。這意味著“十四五”至“十五五”的十年間,我國應年均新增風電、光伏裝機至少6650萬千瓦,高于“十三五”風電、光伏年增量平均水平。如何確保高質量地完成裝機增長任務,成為了擺在光伏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明確消納能力,是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伴隨各省級行政區域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正式實施,逐步提升的責任權重,不僅可保障光伏發電的消納空間,更逐步提升了各地區對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量的需求,將為既有項目和新增項目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確定盈利空間,是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只有保證項目維持盈利,才能激勵企業積極投身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近年來,面對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國內電站大基地開發漸成趨勢。以風光水火儲綜合開發為特點的大型能源基地,能夠顯著提升發電質量和經濟效益,已被業內視為順利實現碳達峰的一條有效途徑,正在我國三北地區漸成風尚。
提升產業鏈把控能力,是光伏行業繼續馳騁全球市場的法寶。從硅料、硅片、玻璃等產業鏈前端布局,到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握,通威、隆基、晶科、陽光電源等業內龍頭企業供應鏈把控能力的不斷增強,將有助于我國光伏行業在全球市場領導地位上越站越穩。
望前路,百丈豪情。曾經,我國光伏行業憑借補貼支持下的低廉電價和快速迭代更新的尖端技術,快速成長為全球行業發展領軍者;步入平價時代,光伏人將繼續深耕創新,全面完善,為推動我國能源加快清潔低碳轉型作出更積極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