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供需矛盾不斷加劇,全球能源價格出現連環飆升并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以危機“震中”的歐洲為例,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相較去年年中約6歐元的價格,目前天然氣價格已飆升10倍以上,創下歷史新高。而天然氣價格的指數式上漲與眾多因素湊在一起,導致英國每兆瓦時電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幅度達到700%,直接創下自199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面對這些情況,各國生產商不得不轉向石油等化石能源,但現在石油的價格也不便宜,有專家預測,80美元/桶不是“終點”,油價下一步將沖擊90美元/桶。就連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也被歐美能源危機卷入。
前段時間我國也出現多地限電,能源問題一度令人擔憂。不過,應對如今的電力短缺現象,從政策層的快速反應,到企業層的積極行動,我們都顯示出明顯的高效率與技巧。
首先,政策層面快速出手,解決電力供給矛盾。國慶結束后的第一天,國常會提出,從民生優先、推動煤礦盡快釋放產能、支持煤電企業增加電力供應、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風電和光伏等基地建設、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六方面做出部署。會議強調,各地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做好有序用電管理,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產限產或“運動式”減碳,反對不作為、亂作為。
10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部署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在“放開兩頭”即放開發電側上網電價、用戶側銷售電價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標志著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各金融機構也在壓實主體責任。日前,銀保監會印發《關于服務煤電行業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 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要保障煤電、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生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嚴禁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債市、期市,嚴禁對符合支持條件的煤電、煤炭等企業和項目違規抽貸、斷貸等。
其次,企業層面多方聯動,全力保障煤炭保供任務。國慶期間,山西遭遇持續降雨,多地接連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但山西相關企業積極行動,迅速恢復生產。晉能控股、山西焦煤、華陽新材料科技、潞安化工等4家集團均表示,煤炭保供是一項政治任務,公司上下嚴陣以待,將不計成本、不計代價地完成任務。
第三,積極發展新能源技術,增加電力供給可選空間。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都對加快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明確要求,“十四五”將通過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可再生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當然,全球能源價格暴漲,除了供需失衡原因外,還有流動性泛濫的因素。對此,我國央行也沉穩應對。疫情之下,多國央行大幅放寬了貨幣政策,造成游資追捧有限資產的局面,迅速拉高能源價格。但從中國人民銀行的一系列操作來看,我國始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既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又不搞“大水漫灌”,操作的前瞻性、有效性、精準性提高,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針對當前全球各經濟體貨幣政策可能轉向,我國貨幣政策也仍將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的基調。
應該說,現在全球的確面臨能源供應緊缺的問題。但從目前我們的應對策略來看,結果應該是樂觀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