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三部門:支持地方和企業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

能源發展網發布時間:2022-02-07 00:00:00

2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

 

力爭到2025年,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1.5%,氫冶金、低碳冶金、潔凈鋼冶煉、薄帶鑄軋、無頭軋制等先進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進展。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

 

構建產業間耦合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落實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支持構建鋼鐵生產全過程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支持企業提高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鋼鐵企業清潔運輸,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積極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產業耦合發展,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大力推進企業綜合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推動綠色消費,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和農房建設試點,優化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體系,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十三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綠色發展、智能制造、國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仍然存在產能過剩壓力大、產業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產業集中度偏低等問題。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等文件,更好地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推進鋼鐵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質量效益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發展。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強化高端材料、綠色低碳等工藝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強化產業鏈工藝、裝備、技術集成創新,促進產業耦合發展,強化鋼鐵工業與新技術、新業態融合創新。

 

堅持總量控制。優化產能調控政策,深化要素配置改革,嚴格實施產能置換,嚴禁新增鋼鐵產能,扶優汰劣,鼓勵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堅持綠色低碳。堅持總量調控和科技創新降碳相結合,堅持源頭治理、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堅持統籌協調。統籌供給保障、綠色低碳、資源安全和行業發展,遵循鋼鐵工業發展規律,保持去產能政策的穩定性和前瞻性,提高供需的適配性、有效性。

 

(三)主要目標

 

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1.5%,氫冶金、低碳冶金、潔凈鋼冶煉、薄帶鑄軋、無頭軋制等先進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進展。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藝結構明顯優化,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鋼鐵市場供需基本達到動態平衡。

 

綠色低碳深入推進。構建產業間耦合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資源保障大幅改善。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國內鐵礦山產能、規模、集約化水平大幅提升,廢鋼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

 

供給質量持續提升。高端鋼鐵產品供給能力大幅增強,品種和質量提檔升級,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材料,形成一批擁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二、主要任務

 

(四)增強創新發展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營造產學研用一體的協同創新生態。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推動行業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和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圍繞低碳冶金、潔凈鋼冶煉、薄帶鑄軋、高效軋制、基于大數據的流程管控、節能環保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先進電爐、特種冶煉、高端檢測等通用專用裝備和零部件,加大創新資源投入。發揮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作用,建立健全關鍵領域鋼鐵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搭建重點領域產業聯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鋼鐵行業創新平臺,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強標準技術體系建設,制定發布一批基礎通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培育發展一批先進適用的高水平團體標準,滿足市場和創新需求。

 

(五)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堅決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建設,嚴格落實產能置換、項目備案、環評、排污許可、能評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應去盡去,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研究落實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產能利用率等為依據的差別化調控政策。健全防范產能過剩長效機制,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六)優化產業布局結構。鼓勵重點區域提高淘汰標準,淘汰步進式燒結機、球團豎爐等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藝和設備。鼓勵有環境容量、能耗指標、市場需求、資源能源保障和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地區承接轉移產能。未完成產能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不得轉入鋼鐵產能。鼓勵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對于確有必要新建和搬遷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必須按照先進工藝裝備水平建設。現有城市鋼廠應立足于就地改造、轉型升級,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競爭力弱的城市鋼廠,應立足于就地壓減退出。統籌焦化行業與鋼鐵等行業發展,引導焦化行業加大綠色環保改造力度。

 

(七)推進企業兼并重組。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鼓勵鋼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有序引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參與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的企業進行冶煉項目建設時給予產能置換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向實施兼并重組、布局調整、轉型升級的鋼鐵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妥善做好鋼鐵企業兼并重組中的職工安置。

 

(八)有序發展電爐煉鋼。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有序引導電爐煉鋼發展。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鼓勵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邊布局符合節能環保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中小型電爐鋼企業,生產適應區域市場需求的產品,協同消納城市及周邊廢棄物。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加快完善電爐煉鋼相關標準體系。推進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電爐鋼發展示范區建設,探索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分別遴選8家左右優勢標桿電爐煉鋼和廢鋼加工配送企業,形成可推廣的產業模式。

 

(九)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落實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支持構建鋼鐵生產全過程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支持企業提高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鋼鐵企業清潔運輸,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積極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產業耦合發展,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大力推進企業綜合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推動綠色消費,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和農房建設試點,優化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體系,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

 

(十)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開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行動計劃,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在鐵礦開采、鋼鐵生產領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推廣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開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廣,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鋼鐵行業大數據中心,提升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能力。依托龍頭企業推進多基地協同制造,在工業互聯網框架下實現全產業鏈優化。鼓勵企業大力推進智慧物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產和營銷各環節的應用,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構建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積極開展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行業應用標準研究。

 

(十一)大幅提升供給質量。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加快推動鋼材產品提質升級,在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能源裝備、先進軌道交通及汽車、高性能機械、建筑等領域推進質量分級分類評價,持續提高產品實物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促進鋼材產品實物質量提升。支持鋼鐵企業瞄準下游產業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小批量、多品種關鍵鋼材,力爭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新材料,更好滿足市場需求。鼓勵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為先、品牌引領意識,深入推進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型制造,開展規模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網絡化協同制造、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

 

(十二)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穩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應體系。強化國內礦產資源的基礎保障能力,推進國內重點礦山資源開發,支持智能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加強鐵礦行業規范管理,建立鐵礦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制度。促進難選礦綜合選別和利用技術應用,推進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鼓勵企業開展港口混礦業務,增加港口庫存,發揮港口庫存對資源保障的緩沖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強國際鐵礦石資源開發合作。完善鐵礦石期貨市場建設,加強期貨市場監管,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

 

(十三)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立足源頭預防,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指導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鋼鐵企業要健全完善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淘汰落后高風險工藝技術和設備,實施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控與預警技術應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大力提高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提升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水平,制定應急響應預案,積極應對新興技術融合帶來的安全挑戰。

 

(十四)維護公平市場秩序。加強鋼鐵企業生產經營規范管理,強化質量、裝備、環保、能耗、安全的要素約束作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現“有進有出”動態調整。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依法依規懲處擅自新增產能、假冒偽劣、違法排污等行為,并納入聯合懲戒機制。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行業自律精神,避免無序惡性競爭,維護行業平穩運行。建立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進鋼鐵企業生產經營規范分級分類管理,支持開展“對標挖潛、技改升級”,打造若干家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具有代表性成果、發展質量高的鋼鐵示范企業。

 

(十五)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實施高質量標準引領行動,加快國際標準中國標準互譯、轉化,推動國際間檢驗檢測與認證結果互認,引導中國鋼鐵產品、裝備、技術、服務等協同“走出去”。鼓勵生鐵、直接還原鐵、再生鋼鐵原料、鋼坯、鋼錠等資源性產品和半制成品進口。鼓勵國內外鋼鐵、礦山、航運企業加強合作,構筑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全球化鋼鐵產業生態圈。

 

三、保障措施

 

(十六)加強組織實施。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有關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按照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務實推進相關工作。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加強對企業的指導服務,及時反映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十七)強化政策協同。強化政策銜接,加強產融合作。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積極支持企業承擔關鍵技術攻關和前沿技術突破任務,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資源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注重需求引導和標準引領,推進下游用鋼行業提高設計規范要求和標準水平,引導鋼鐵產品消費升級。推動鋼鐵行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接收社會監督。

 

(十八)加強輿論宣傳。加強政策解讀和宣貫,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廣泛宣傳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樹典型、學先進,維護和提升鋼鐵行業的社會形象,增強全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加強輿論監督,及時曝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負面警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生態環境部

 2022年1月20日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迭部县| 扬州市| 临沂市| 凉城县| 自治县| 河北区| 康平县| 正蓝旗| 屯昌县| 尼勒克县| 伊春市| 宕昌县| 马山县| 桂阳县| 襄樊市| 通化县| 铁岭县| 墨玉县| 德清县| 古田县| 仁布县| 肃宁县| 连州市| 静宁县| 武冈市| 祁门县| 始兴县| 山阳县| 金秀| 新竹市| 木兰县| 禄丰县| 南郑县| 长汀县| 法库县| 高青县| 上林县| 孟村| 子长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