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隨著各地持續出現高溫天氣,全國發用電量快速攀升。本次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多地啟動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具體措施,應對提前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
用電數據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和“溫度計”。今年以來,我國電力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65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44354億千瓦時。
業內專家表示,在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電力供應和需求都面臨關鍵影響因素變化大、不確定性增多等挑戰,對電力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迎峰度夏的挑戰,電力供應是關鍵。目前,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當下“以煤為主體”的能源結構,煤電仍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比重近六成。近日,各地陸續開展煤炭生產規劃和運輸調度部署,發揮煤炭等傳統能源對我國能源保供安全的“壓艙石”效應。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列裝載著8400噸煤炭的“萬噸大列”從車站駛出,沿著內蒙古“西煤東運”的重載鐵路主通道,將煤炭從塞北高原送到渤海之濱,日均發送煤炭量達到40萬噸;在河北秦皇島港,“6+N”電煤運輸保障全天候協調機制不間斷運轉,聯合鐵路、海事、引航、拖輪等各保供節點,為能源物資優先打開一條“綠色通道”,省內統調電廠存煤平均可用天數達37.35天……
“截至目前,全國發電裝機保持較快增長,統調電廠存煤1.98億噸,為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良好工作基礎。”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迎峰度夏是能源電力保供的重點,要持續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的協調作用,加強燃料供應協調保障,重點保障煤炭穩產穩供,補強局域電網、城中村老舊配電網等供電薄弱環節。
煤電“壓艙石”為電力保供打下了扎實基礎,光伏、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則為今年迎峰度夏“加把勁”。近日,杭州余杭“光儲動態增容”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光伏發電效率達950瓦時,儲能蓄電可儲200-400千瓦時,能夠實現富余電量的自動存儲、自動釋放。當地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套數字儲能系統就像是容納了一個個“儲能木桶”,能夠利用“木桶”中的長板來補充短板位置,在用電需求量提高時,系統會自動釋放電能,從而起到了智能“削峰填谷”的作用。
今年以來,我國清潔能源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0.7億千瓦,同比增長14.1%。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1億千瓦,同比增長51.6%;風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19.9%。分析人士表示,從用電側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降溫、采暖負荷“尖峰化”特征明顯;從發電側看,新能源作為新增發電裝機主體,日內出力波動大,對電力系統的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統籌推進“火、水、風、光、核”等多種發電方式的協同電力生產之外,面對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深挖存量電力資源潛力、在更大范圍內平衡好電力供需是關鍵。近年來,廣東、福建兩省簽訂了電力電量互送協議,建立常態互濟、應急互濟等機制,利用閩粵聯網工程的輸送能力,擴大省間電力互濟互惠的成果,至今已完成25次電力互送交易,形成季節性互補機制。
“要從支持系統、大電網、配電網等不同層次出發,加強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逐步形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化調度體系。”有關專家表示,要加強各層級電網調度能力建設和協同運行,提升大電網跨省跨區協調調度能力,實現分布式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型主體的并網接入和靈活互動,實現調峰儲能資源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