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建水電裝機3.56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約3000萬千瓦),裝機規模占技術可開發量的47.5%。目前,我國水電技術可開發量6.8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西南占69.3%、西北占9.65%。
“中國水電的新目標就是:生態、防災、發電、水資源綜合利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楊永江在座談會上談道:“水電開發對于保障水、糧食、能源、生態、國土等安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物質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在座談會上介紹,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正在編制的“十四五”相關規劃,對于水電發展更加強調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記者注意到,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中對于水電開發的表述是:“創新開發模式,統籌水電開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生態優先前提下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中小型水電站,大力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剩余約3.5億千瓦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青藏高原邊緣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黃河上游、長江上游、雅魯藏布江等流域。”楊永江表示,青藏高原蘊藏了世界上最豐富的水能資源,為以水電為先導帶動水資源綜合開發創造了條件。“青藏高原東緣的西南諸河待開發規模高達1.3億千瓦,西藏將是我國水電開發的重點。”
建設生態屏障呼喚水電開發
水電站對修復和改善陸生生態作用巨大,已建成的一座座水電站演繹著綠水青山的美麗圖景。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設的新安江水電站或許不被公眾熟悉,但卻已被“千島湖”所替代;雅礱江上已經建成的二灘水電站,使植被稀疏的干熱河谷變成國家級森林公園;黃河源水電站建成蓄水抬升地下水位,在黃河源沙漠中形成數千個月牙泉的奇觀,真正使“沙漠變綠洲”。
據楊永江分析,青藏高原過渡帶海拔1000-4000米,生態敏感、地災頻發,水電開發順應了河流自然階梯化過程、消除了河流破壞力、減少了滑坡堵江等地質災害,起到與“淤地壩”、“梯田”保持水土和山體穩定的類似作用。通過水電“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水塔”裝上“開關”,調節有限的水資源,來滿足生產、生活、生態的需要,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影響具有多層次、多過程、跨尺度的復雜性,而目前缺乏科學全面的量化評價方法。”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的課題報告建議:“在青藏高原水電開發進程中,將梯級水電開發的生態效應作為重要的維度引入規劃設計階段,不僅可以減少水電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可以提高水電開發對河流生態系統的調控與調度功能,從而將水電開發被動影響生態的刻板印象扭轉為主動保護和修復生態。”
“水電具有防洪、航運、供水、灌溉、生態、旅游等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需要在設計階段就進行全系統考慮,機制上要創新,要結合智能化發展形勢,做到全局系統最優。”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座談會上指出。在王浩看來,水電的蓄能潛力很大,有待深入挖掘。他建議推進梯級水庫的“全梯級調度”,“用多余的風電、光電抽水,讓水倒流”,充分發揮水電站的蓄能作用。
相關專家建議,深入研究各水電基地梯級水庫群對局地氣候、生態系統影響的集群效應,量化不同壩型、庫容、水位、水面面積等條件下梯級水庫群控制和影響的空間范圍及程度,從而可以對流域水電開發統籌規劃,為最大化水電基地建設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作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