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顧各界普遍反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全球關注。國際社會普遍擔心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質進入海洋,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這也進一步引發人們另一種擔憂:核電站多選擇在海邊建設,是為了排污方便。事實果真如此嗎?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核電站選址標準說起。選擇合適的地方建造核電站,是核電工程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核電安全管理的起點。如果選址不慎,就有可能引發重大事故風險。比如,我國有些地區處在歐亞大陸和印度板塊斷裂層,有些地區處在歐亞大陸和太平洋板塊撞擊處,這些地區在核電廠選址時要把地震、海嘯等作為重點因素考慮。因為一旦發生超預期的地震或海嘯,現有核電技術條件下,再強大的安全設備也發揮不了作用。日本福島核事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核泄漏并不是因為核電廠本身出了毛病,而是由地震、海嘯次生災害引發安全問題。
為了保障核電運行安全,核電站選址非常苛刻,需要綜合考慮區域能源需求、安全可靠性、環境相容性和經濟合理性等因素,包括地震地質、氣象、水文、危險源、交通、人口,以及擬建核電廠對生態系統所產生的影響。具體來說,需滿足穩定的地震地質結構、適宜的氣象環境、適合的水文條件、與危險源保持安全距離、遠離人口聚集中心等基本條件。這些要求已經以法規形式確定下來,只有滿足要求的廠址,才有可能得到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批準。可見,安全性才是核電站選址考慮的核心要素。
那為何人們普遍感覺核電站都建在海邊?因為我國和鄰國日本的核電站基本都建設在沿海區域,給人們留下這樣的印象。其實并非所有的核電站都臨海而建,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均有較多的內陸核電站,且占比較高。事實上,各國會結合自身國情,綜合考量選擇核電站的建設地點。我國出于地質結構穩定性、空氣疏散條件、非生活用水水源、電力需求量等多重因素,將現階段核電建設集中于沿海地區。雖然我國尚未建設內陸核電,但在我國核電選址規劃中,也不乏內陸核電考慮。日本則是由于地形地貌和資源人口分布的局限性,選擇建在臨海。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在沿海還是內陸修建核電站,充足的水源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核電站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熱量,處理方式就是“冷卻”。核電站要選擇附近的海洋、湖泊、河流或大型水體,作為冷卻水源,來吸收這些熱量。從嚴格層面上來說,核電站并不是依海而建,而是依水而建。
不可否認的是,核電廠在運行過程中確實會產生核廢物。這些核廢物可分為氣體、液體及固體三種,對此核電廠建有完善的氣體、液體、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氣體和液體廢物的處理原則是:盡量回收,把排放量減至最少,并將放射性減至規定的允許值以下。經處理并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下,氣體由煙囪向高空排放,液體與循環冷卻水混合及稀釋后排放。對于放射性較高的液體廢物則轉化成固態,不向環境排放,根據其放射性水平分別進行處理。
經過嚴格處理后,核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通過對我國核電廠流出物和周圍環境的監督性監測,監督核電廠運行對環境的影響。歷史監測結果表明,輻射環境監測數據正常,核電廠流出物中的放射性年排放量遠低于國家限值,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我國能源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人均能源資源缺乏,大力發展核電是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提高自主供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雙碳”目標下,低碳且穩定的核電將成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選項。未來,要順應國際核電技術發展主流趨勢,吸取國際幾次重大核電事故的經驗教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核電建設過程中,能夠同時滿足環境要素和地緣安全要素的核電站址,將是長期稀缺資源。要在對已有站址和備選站址進行比選、優化和綜合評價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國民經濟發展、能源需求和環境保護要求,實現核電發展的合理布局。此外,核電建設周期較長,需要研究建立核電及相關配套設施廠址保護制度,明確保護廠址的進入和退出機制,處理好核電建設與站址所在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關系,為核電及相關配套設施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作者:王軼辰 來源:經濟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