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被視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與我國經濟結構關系密切。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數據顯示,繼前2個月持續下降后,3月以來發用電量明顯回升,其中,3月16日調度發電量達178億千瓦時,明顯高于2月底的162億千瓦時,上升9.9%。專家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全國復工復產快速推進,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態勢,發用電量的探底回升也說明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修復能力和韌性。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從發電看,今年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下降8.2%。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發電同比分別下降8.9%、11.9%、2.2%、0.2%,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12.0%。
從用電看,今年前2個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7.8%。其中,一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3.9%、2.4%,二產和三產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12.0%、3.1%。分地區看,全國8個省(區、市)用電正增長,其中內蒙古、云南2個省(區)增速超過5%。
“從目前情況來看,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了明顯影響,供需兩端均受到了較大沖擊,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很多困難,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都出現了明顯回落。”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說。
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產用電下降的同時,一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仍保持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全國春耕工作的廣泛展開,以及居民宅家防疫帶來的新增用電需求。國家電網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9年12月30日,已經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目標任務,工程全部竣工投產。通過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村電氣化進程加快也帶來了一產用電量的持續增長。
李慧同時表示,“疫情的沖擊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隨著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漸顯現,一系列已經出臺的階段性應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別是后續還將適時推動出臺一系列對沖政策,企業活力和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運行必將回歸常態,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很多支撐。”
3月用電量大幅回暖的背后是復產復工的順利推進。記者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各地方各行業分區分級、精準有序復工復產,取得了明顯進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提高較快,除湖北等個別省份外,全國其他省(區、市)復工率均已超過90%,其中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廣西、重慶等已接近100%。
從電網企業監測的用電情況看,目前有色金屬行業用電量已達到去年正常水平,醫藥、化工、電子行業用電量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九成以上,鋼鐵、機械、紡織行業用電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鐵路裝車數已恢復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運均正常運營。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表示,隨著復工復產工作大力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在逐步打通,總體來講形勢在逐步好轉。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率也不斷提升,外資企業在華生產也經營逐步走向正常,訂單完成情況不斷好轉,因此企業的信心加快恢復。
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獲悉,3月18日,南方電網全網最高負荷達1.43億千瓦,日發受電量28.22億千瓦時,同比去年分別增長0.05%、0.94%。這是今年復工以來,南方電網全網負荷、電量首次實現正增長。
南方電網總調專家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南方區域用電負荷發生結構性變化,全網日用電量一度只有去年同期的7成左右。隨著全社會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南方區域用電負荷持續攀升。預計2020年,南方電網最高負荷有望首次突破2億千瓦,同比將增長7%。
從用電結構來看,二三產用電量雖然都出現下滑,但是三產用電量下滑幅度遠低于二產,這反映出我國產業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雖然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了比較大的沖擊,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呈現出不少亮點,比如說網購快遞、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李慧表示表示。
數據顯示,前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信息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了3.8%,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的產量分別增長了119.7%、45.1%。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單葆國預計,二季度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實現正增長,下半年增速繼續提高,全年保持穩健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