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作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鄭重承諾,隨后在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對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明確了“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方向。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積極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干央企,國家電網公司面臨的最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就是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雙碳”部署,加快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電力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對我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是指明了能源電力行業服務“雙碳”目標的核心任務。能源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電力行業碳排放在能源行業中的占比超過40%。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電網是排頭兵,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對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大勢的準確把握,是對新能源在未來能源體系中主體地位的科學定位,是對電力系統在服務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更高要求,極大地增強了能源電力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指明了能源電力創新突破的努力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對能源電力創新趨勢的深刻洞察,代表了電力生產力大解放大發展的方向。近年來,電力電子技術、數字技術和儲能技術在能源電力系統日益廣泛應用,低碳能源技術、先進輸電技術和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深度融合,推動傳統電力系統正在向高度數字化、清潔化、智慧化的方向演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有利于凝聚行業共識,促進協同創新,破解能源轉型技術難題,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提高我國電力產業鏈現代化、自主化水平。
三是指明了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能源轉型,電力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電力服務需求和消費理念日益多元化、個性化、低碳化,電力行業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將為供需精準對接、滿足能源需求、挖掘潛在價值、降低社會能耗、促進產業升級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以高質量的電力供給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
國家電網公司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肩負著重要責任與使命
電網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是能源轉換利用和輸送配置的樞紐平臺。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深入推進,電網的作用將更加突出,電網企業的責任將更加重大。
一是在滿足新能源大規模發展、高比例接入上責無旁貸。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約5.3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24%。未來新能源仍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預計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規模超過煤電,成為裝機主體;到2060年前,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有望超過50%,成為電量主體。無論是集中式新能源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和大范圍優化配置,還是分布式新能源便捷接入和就近消納,都需要有效發揮電網能源資源配置的樞紐平臺作用,有力支撐和服務能源供給清潔化進程。
二是在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上責無旁貸。與常規電源相比,新能源發電單機容量小、數量多、布點分散,而且具有顯著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特征。隨著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高比例并網,以及電力電子設備的大量應用,電力系統的技術基礎、控制基礎和運行機理將發生深刻變化,電力電量平衡、安全穩定控制等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對電網企業優化調度運行方式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統調節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在深入推進電力科技創新和自立自強上責無旁貸。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一些技術領域進入“無人區”,需要不斷攻克能源轉型發展中面臨的技術難題,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搶占全球能源電力科技制高點。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凝聚產業鏈上下游創新合力,這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以趕考的使命擔當奮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實現“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極具挑戰性、開創性的戰略性、系統性工程。國家電網公司黨組第一時間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部署,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深化研究,發布國內首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隨后制定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將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突破。
一是創新電網發展方式。把提高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作為長期任務,進一步完善特高壓骨干網架,持續優化區域和省級主網架,力爭2030年公司經營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3.5億千瓦,支持各類大型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遠距離外送。
同時,針對新能源加快發展、新型交互式用能設備大量接入等新情況,優化完善配電網規劃理論、建設標準和管理體系,更好地實現微電網、有源配電網、局部直流電網等新形態電網與大電網協同發展。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為電網賦能,提升電網全息感知和靈活控制能力,加快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
二是增強系統調節能力。新能源發電易受氣候環境影響,出力不穩定,“極熱無風、極寒少光”特點明顯,需要匯集各類資源參與調節,增強系統靈活性、適應性。抽水蓄能是目前電力系統比較安全、穩定、成熟的調節方式。我國抽蓄裝機規模位居世界首位,但在電源總裝機中的比重僅為1.4%,與發達國家7%~10%的比重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們將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加強與社會各方合作,加快抽蓄電站建設,力爭2025年、2030年公司經營區抽蓄裝機分別達到5000萬千瓦、1億千瓦。同時,全力配合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支持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注重挖掘用戶側可調節資源,加大需求響應力度,力爭2025年、2030年公司經營區可調節負荷容量分別達到5900萬千瓦、7000萬千瓦。
三是抓好重大技術攻關。突出戰略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大力實施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全方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方面,重點開展“雙碳”情景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控制、多時空尺度電力電量平衡、仿真評估技術等領域攻關,積極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全力推進“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國產化替代步伐。同時,持續跟蹤顛覆性技術發展趨勢,加大基礎研究力度,取得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當好現代產業鏈的“鏈長”。
四是滿足多元用能需求。適應能源消費升級新趨勢,發揮電力作為清潔高效二次能源的優勢,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品質。聚焦工業、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持續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預計2030年、2060年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由目前的27%增長到39%、70%左右。大力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積極推動電氫氣冷熱等多能互補、高效利用,促進全社會能效提升。堅持不懈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水平,打造“陽光業擴”辦電服務品牌,不斷增強客戶參與度、滿意度、獲得感。
五是凝聚行業發展合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涉及領域多,覆蓋面廣,時間跨度長,將帶來能源布局、消費方式、能源技術等多方面的深刻變化,需要在政府統籌下,凝聚全行業力量共同推動。我們將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促進發輸配用各領域、源網荷儲各環節、電力與其他能源系統協調聯動。加強與利益相關方溝通交流,持續深化價格與市場機制、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協同發展、產業政策配套等重大問題研究,為國家有關方面制定政策提供支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攜手國際同行共同為實現“雙碳”目標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辛保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