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恩,清瘦的臉龐,短短的胡須,身上有種與年紀不太相符的成熟感,隊里尊稱他為老蔡。老蔡長期在基層項目一線扎根,孜孜不倦地重復著保水供電工作,與世界第三高壩兩河口水電站共同成長。談起蔡隊,給我的印象:他是一個典型的水電工人,非常質樸,話不多,干起活來卻很利索,也是一個很較真的一個人。
他說:“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庸”。無論哪一行,做到極致總會出彩。
2007年,大學機電科班畢業的老蔡來到了長河壩水電站,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水電人生”。隨后,2015年又來到我國藏區綜合規模最大、國內最高土石壩——兩河口水電站,繼續干著“水電”這個老本行。不論是長河壩,還是兩河口,老蔡始終踐行“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用較真和熱情在平凡的水電工崗位上書寫屬于自己不平凡的“水電”精彩。
老蔡所在的部門是項目水電隊,主要承擔著兩河口水電站大壩標供水供電的任務。他說:“不僅要及時做好各施工面通電、排水、供水作業,還要及時確保各生活營地和辦公區域的供給”。
有需要就到那里去
在高原地區從事水電工作業,除了要克服缺氧帶來的人工降效外,還要克服高山峽谷等惡劣工作環境。老蔡每天的“活動”范圍大多在施工一線,只要有水有電的地方,只要需水用電的地方,總能看到老蔡和水電隊的身影。在隧洞里搶修路燈、在山巖邊架設巡線、在大壩上安裝變壓器、在系統里擴容改裝設備、在基坑里排水搶修、在營地巡檢維修保養……,面對這份“苦差事”,蔡天恩說:“隧洞里燈光更亮了通行更安全了、系統里的設備轟隆隆地又轉起來了、各條施工生產線上井然有序……,看到這些,老蔡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何況老蔡熱愛這份工作!”
24小時隨時待命
2016年的那次基坑變壓器搶修至今讓老蔡記憶猶新。因山體滾石滑落致使供電電纜破損,這條基坑生命線斷了,和預想的一樣,搶修任務來得急,趕得也急,無論走到哪都是一路小跑。老蔡和隊友們在接到指令后,戴好安全帽、穿好防護服、拿上工具箱,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在啟動備用電源后,隨即投入到電纜搶修工作中,排查隱患、做好安全措施、搭設電纜……,這條基坑生命線經過數小時搶修恢復正常,此時他們身上早已濕透,收拾好設備返回營地。老蔡對一次次搶修早已經習以為常,24小時,隨時待命,總以最快速度修好故障。
為了兩河口水電站建設,他們不停的出發、出發、再出發。
一切為了生產
2020年是兩河口水電站初期下閘蓄水的關鍵之年,水電隊義不容辭承擔了1#、2#導流洞出口向圍堰外排水任務。排水任務是否順利完成關系到下游圍堰填筑施工和后續工程建設,老蔡深知此項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一切為了生產,老蔡和水電隊全員出動,在水下地理環境未知、無法判斷圍堰滲水量多少的情況下,抓緊施工安裝了1臺離心清水泵、5臺潛水泵和5臺水泵,在排水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為搶通圍堰爭取有利條件。同時在水泵安裝完成后,每班安排4人不間斷值班,保障排水任務順利進行。
大膽創新實踐
為了更加安全便捷地用水用電,蔡隊和他的團隊大膽實踐。在大壩堆石料運輸時,研制安裝了移動加水站。兩河口水電站大壩為礫石土心墻堆石壩,擋水大壩壩體共分為防滲體、反濾層、過渡層和壩殼四大區。按照施工工序要求,要確保壩料碾壓密實,所有堆石料上壩前均需進行加水以軟化石料棱角,保持石料濕潤。蔡隊和他的團隊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實踐,將原來的固定加水站調整為移動式加水站。加水站可設置在壩面作業面附近,左右兩側可滿足兩輛自卸車同時進行加水,并可隨填筑作業面的升高而移動,整個加水過程可自動完成。2019年,老蔡所在的水電隊班組榮獲公司2019年度“工人先鋒號”,老蔡也榮獲兩河口管理局“堅守奉獻黨員示范崗”稱號。
“參與建設兩河口水電站這項世界級工程,這讓我非常自豪。”老蔡說:“我們從事的是供水保電的工作,建設的是水利水電工程,一邊是實現個人事業、一邊是國家水電事業,這讓我干得有尊嚴感、價值感和獲得感。”
從長河壩到兩河口,對老蔡來說,變的是時間是海拔,不變的是他對工作的較真和熱情,還有作為一名水電建設者默默堅守奉獻的精神,始終在平凡崗位創造不凡,用奮斗描繪最亮麗的底色。
其實,在兩河口水電站,像老蔡一樣甘于扎根藏區、樂于奉獻的職工干部還有很多。奔走施工一線的管理者、埋頭鉆研的技術帶頭人、靠前指揮的黨員領導干部、熱情周到的后勤服務者等等。正是因為有這么一群舍小家為大家的黨員群眾,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兩河口水電站這項世界級工程必將成為國之重器、讓世界驚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