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隨著四號坑、二號坑車間占壓段處置完成,全國單體最大、修復因子最復雜的土壤修復工程——雄安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二期工程提前五天完成全部污染土治理,進入后期清潔土回填、復綠和地下水監測預警施工和驗收階段。
唐河污水庫原主要功能是接納保定市西郊“八大廠”產生的污水,經過40多年的污染物累積和沉淀,成了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的一大隱患。唐河二期工程治理范圍長8.5公里,寬150米,沿線被過堤路分為8個坑,主要施工內容包括170余萬方的污染土處置、217萬方清潔土回填與平衡、地下水風險管控及復綠施工。作為水電十一局新進入的業務領域,工程施工面臨著污染土分層、分區、分塊檢測,程序繁瑣、周期長;工程量大、任務緊、環境復雜和疫情影響等重重考驗。項目部以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范履約為根本遵循,迎難而上,堅定信心,不等不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布局,積極整合施工資源,大力優化施工方案,嚴格控制施工工藝環節,精準配藥施藥,并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24小時不間斷作業,施工步伐不斷加快。自進點以來,項目部先后完成“6.25”穩定固化車間建設、“6.30”重度污染土全部開挖外運、“7.10”應急度汛鋼板樁打設、“11.30”一、二號坑一般固廢及危廢全部外運、“12.25”全部污染土治理完成等節點目標,五戰連捷。
唐河二期工程污染物達到79 種,治理極為困難。對于重度污染土的處置,項目開發專門軟件,對污染土外運時間、外運數量、車輛信息、GPS行駛軌跡等形成影像資料,保證可追溯,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特別是作為關鍵核心任務的中度污染土處置,主要施工工藝為穩定固化修復和化學氧化修復,均在修復車間內完成,具體要經過精準開挖、運送至修復車間、大棚內破碎篩分、加藥劑攪拌、堆存養護、回填等過程,每個重要環節都要經受測量控制或檢測驗證,把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保證中度污染土修復的高質量和高效率,項目部建設了3座修復車間和皮帶機生產線,并購置了性能先進的破碎篩分設備和土壤修復一體機,給項目施工插上了科技翅膀。
土壤專家說,唐河二期工程在我國土壤修復領域將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在不久的將來,生態恢復后的唐河污水庫將在白洋淀外圍形成一條生態廊道,為新區及周邊居民送去美麗和幸福。
清潔土回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