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及國家能源局共同編制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個地熱能開發利用的五年規劃,被認為開啟了中國地熱產業的“第二個春天”。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啟航的奠基之年。在這個繼往開來的時刻,中國的地熱能發展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又該往何處去?針對這一命題,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集旸。
把脈資源稟賦,瞄準實際需求
“不論發展什么能源,核心原則都是第一看稟賦,第二看需求,地熱也不例外。”汪集旸開門見山地說,“這也是我們面向‘十四五’規劃時必須堅守的原則。”
中國地熱資源儲量豐富,經初步估算,約占全球地熱資源的六分之一。但中國的地熱資源以中、低溫為主,高于150℃的高溫地熱資源僅分布在西藏地區、云南騰沖和臺灣。對發電來說,一般是溫度越高越好,而中低溫地熱則更適于發展區域供暖、旅游、康養、保健等。
上世紀70年代是中國地熱能發展的“第一個春天”,以西藏羊八井電站為代表的一座座地熱電站拔地而起。然而多數地區的地熱資源受溫度所限,事實上并不適合用來發電。隨著我國地熱產業進入低潮期,當初建造的地熱電站也漸漸廢棄,只剩下羊八井電站和廣東豐順鄧屋中低溫電站還在勉力維持。
“我國不適合一味追求地熱發電。但至少在西藏地區,地熱發電是很有現實意義的。”汪集旸說,“滇藏地熱帶可供開發的地熱資源約為500萬千瓦,而我們只開發了羊八井地熱電站的25萬千瓦,潛力非常巨大。單論羊八井電站,也有很大的擴容空間,哪怕再擴充一倍,就能滿足拉薩地區的用電需求。”
他同時強調,地熱發展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需求。“比如騰沖地區有豐富的小水電站,電力需求已不是主要矛盾。但這里恰恰有著獨特的地熱景觀,因此我們對騰沖地區的建議是先別急著開發地熱資源,而將該地豐富的高溫地熱標志,如沸泉、大滾鍋、噴氣孔等,作為一種寶貴的旅游資源,打造成一個中國的‘黃石公園’。”
那么,根據資源秉賦和需求情況,中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大方針應該是怎樣的呢?
汪集旸如此總結道:“熱”“電”并舉,西“電”東“熱”——在高溫地熱豐富的西部地區優先發展地熱發電,反之則優先發展地熱供暖;“深”“淺”結合,由“淺” 及“深”——從淺層地熱資源開始開發,逐步深入;“干”“濕”有度,先“濕” 后“干”——現階段不宜不計成本地開發干熱巖,而應優先用好水熱系統;“天”“地”合一,“動”“靜”結合——充分發揮“地熱能+”的模式,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補聯動。
“十三五”機遇與挑戰并存
自地熱能“十三五”規劃發布以來,國內地熱產業迎來了一系列新機遇。
2017年12月,十部委共同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對北方地熱供暖做出了具體安排。
2018年1月,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促進北方采暖地區燃煤減量替代的通知》。
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宜煤則煤的原則推進清潔取暖。總體思路中添加了“宜熱則熱”,也意味著經過一段時間實踐論證,地熱供暖得到肯定認可,未來將得到更大規模的推廣。
“特別是以‘雄縣模式’為代表的探索,給我國地熱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汪集旸說。
自2014年起,河北雄縣正式決定以地熱為主的集中供熱取代燃煤,建設華北地區首座無煙城。到2019年,雄縣11個自然村5000余戶村民都能在冬天用上地熱供暖。估算每年可替代標煤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碳3萬余噸。中國石化與雄縣政府還創新采取“取熱不取水”的方式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取熱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在實現地熱能可持續利用的同時,也保持地下生態環境的平衡與安全。
但與此同時,我國地熱發展仍然面臨產業發展不協調、管理制度不協調、扶持政策不充分等問題。
“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當前對地熱能的優惠和補貼等政策缺乏統一標準,存在優惠力度不足、補貼模式不科學等問題。”汪集旸說,“比如,目前采用的事前和生產環節補貼模式,直接補貼居多,缺乏市場化的手段,而且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領取周期過長。這些都導致補貼的效果大打折扣。”
“十四五”須加強頂層設計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汪集旸表示自己有三大期望。“如果把這幾塊抓住、抓好了,地熱能將為我國能源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首先是讓西藏地區的高溫地熱資源充分發揮作用,滿足西藏當地的取暖用電需求。當前一批大型央企已經進駐西藏開發地熱,“這是很好的勢頭”。
第二是在長三角這類“冬冷夏熱”地區,充分利用好地熱資源,解決該地區的冬季區域供暖和夏季空調制冷問題。“大家知道,長三角地區至今沒有統一供暖規劃。天冷的時候,各家各戶會自行選擇空調、天然氣甚至燒煤來取暖。這不僅浪費能源,也會造成大量污染。”汪集旸說,“如果充分利用這一地區的中低溫地熱資源,哪怕解決長三角地區一半的供暖問題,也是很大的貢獻。”
第三是我國東部老油田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我國東部地區的一批老牌油田,如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勝利油田、中原油田等,都已經到了開發晚期,有些甚至已經“油田”變“水田”。
“我曾在華北油田的一口井上測溫,井口溫度達到了104℃,而且水量非常豐沛。”汪集旸說,“像這樣的‘油田’,完全可以逐步轉變為‘地熱田’。比起一口井幾百萬元的改造費用,它的效益將是驚人的。”
最后,汪集旸強調,必須加強地熱能開發的頂層設計:“地熱只是可再生能源大家庭中的一員,必須放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局中去規劃。”他所強調的“地熱+”思想,就是把地熱和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利用。
“與多數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熱的最大優勢是‘穩定’。這意味著在與其他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協同時,地熱可以發揮類似火電的調峰作用,有效減少棄風、棄光等問題。”汪集旸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