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過后,全球將加速“去石油化”。對于中國石油企業而言,國際經營環境將更加艱難。
4月28日,在“石油觀察空中會”第1期在線會議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作出上述判斷。他認為,這將是今后石油工業面臨的兩大主要變化。
傅成玉表示,疫情過后,國際社會將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應對。這不僅會成為人類共同的價值標準,且會成為道德標準。在這一變化下,全球會加快“去石油化”。
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協定》提出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
控制燃油車發展數量,成為歐美國家的趨勢。2015年,美國加州首次提出2030年禁止傳統燃油車上市銷售計劃。隨后,德國、法國、英國、挪威、荷蘭和印度等國家陸續公布了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時間段多控制在2025-2040年。
2019年,中國工信部發布了對《關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建議》的答復,明確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設立燃油汽車禁行區等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海南省是國內首個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的地區。2019年3月,海南出臺了《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規定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
傅成玉表示,隨著石油市場的萎縮,企業不會再進行大規模投資。與此同時,國內成品油的標準會越來越高,石油企業在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領域,會成為被監督和被管理的重要對象。
為此,傅成玉認為,石油企業和能源有關企業,應注意這三大變化。
首先是清潔化。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方案,清潔化是目前國際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轉型方向,呈現出從石油轉向天然氣、從天然氣轉型到電力、從電力到市場服務的變化。
其次是石油公司去碳化將成為主要潮流。傅成玉建議,國內石油行業從業人員對去碳化不要抱有抵觸情緒,而應看到這一轉型過程中的發展機遇,積極進行低碳化、去碳化新技術的研發。
“中國一定要在低碳技術、去碳技術領域走在前面,用自己的技術占領世界市場,然后去引導和推動未來的新興市場。”傅成玉表示,如果有了新技術,就需要工程開發,由此將帶來新的制造業及巨大的金融市場。
最后是企業管理的數字化。新技術的價值在于應用,企業則是新技術最大的應用主體。應用場景最重要的風口是大數據、智能制造等。尤其是疫情發生后,企業管理和生產運營向數字化轉型,成為全球共識和當務之急。
傅成玉建議,石油企業要轉變觀念和思路,將碳和數據作為企業的重要資產,推動技術和企業管理的革新。
除了環境保護對石油企業的影響外,傅成玉還認為,疫情過后,復雜的國際經營環境將對石油企業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中民營企業,國際生存空間都將受到擠壓,海外生產經營會更加困難。
傅成玉提醒稱,中國企業在海外,要注重研發和應用新技術,不僅要為所在國帶去先進的生產力,且要幫助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在合作過程中要更加堅持公開透明、守法依規,這是防止外部力量打擊的重要武器;國有企業在海外要更加注重企業形象的培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傅成玉出生于1951年,畢業于中國東北石油學院(現東北石油大學)地質學系,后獲美國南加州大學石油工程碩士學位,在中國石油行業擁有逾30年的經驗。
他曾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兼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2011年起任中石化黨組書記、董事長,直到2015年5月到齡退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