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鏈在國內首屈一指,大豐、如東、射陽均建成了千億級的海上風電產業園,已形成可支持5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的成熟產業體系。不過,省政協委員、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薛馳直言,隨著國家相關“退補”政策的出臺,按照目前的建設條件和技術水平,受制于江蘇地區上網電價較低,“十四五”初期海上風電總體造價水平將顯著超出平價上網的要求。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海上風電的投資成本與收益會形成“倒掛”,導致企業投資意愿銳減,不利于我省海上風電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可采用多措并舉的形式來支撐投資企業獲取合理收益,呵護我省產業鏈,并逐步過渡到平價上網。”薛馳建議,應盡快出臺地方補貼政策,給產業鏈爭取平穩過渡的時間;出臺科研獎勵基金,專項獎勵裝備制造業快速降本增效,特別是國產大功率風機、漂浮式風機及施工技術、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卡脖子”技術的早日突破;創新相關政策支持措施。如送出工程由電網公司建設運營、創新融資手段降低融資成本、綠證支持、產業鏈稅收優惠政策等支持政策出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設成本。
此外,經測算,相對單體規模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而言,100萬千瓦的基地化項目需求電價可降低約5分/千瓦時,布局大型基地項目已經成為投資企業的普遍需求。他建議,可以規劃以基地建設的模式,做大單體建設規模,提高項目開發的經濟性。通過這些舉措,鼓勵投資企業保持合理、持續的開發建設規模,持續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平穩過渡到“十四五”末期的平價上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