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11月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國內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50.3吉瓦(1吉瓦=1000兆瓦),同比增加36%。
儲能項目類型主要是抽水儲能和新型儲能,后者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儲能技術。在“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下,中國電力系統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轉型,儲能是其中靈活調節電源的關鍵一環。
其中,傳統的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在持續走低后,今年有所回升,占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85.6%,仍是國內儲能項目的大頭。占比重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成本疏導路徑明確,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明確以“兩部制”電價政策為主體,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并將容量電價納入電網輸配電價回收。這一政策明確抽水蓄能項目容量電價可達6.5%的資本金內部收益率,明確了成本疏導路徑,鼓勵非電網企業參投。
成本得以疏導后,市場興趣明顯增加,除了傳統投資主體電網企業,各大發電企業、基建企業等市場主體熱情高漲、跑馬圈地。據抽水儲能行業分會數據,今年以來,中國核準抽水蓄能電站32個,裝機規模合計約4330萬千瓦,是2021年的三倍,總投資額約2913億元。
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項目也繼續高速發展,截至今年9月,累計裝機量達6.66吉瓦,同比增加78%。電化學儲能即通過鋰離子電池完成能量儲存、釋放與管理的過程。但這一板塊裝機比重同比略微下降0.4個百分點,至89.3%,原因是居高不下的鋰價導致成本過高,項目不具備經濟性而被推遲投運。
與此同時,此前較為小眾的液流電池裝機占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2.3%,主要得益于國內首個百兆瓦級的液流電池項目10月在遼寧大連投運。目前商業化節奏最快的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是利用金屬釩,基于正負極電解液中釩離子發生的氧化或還原反應,實現電能和化學能的相互轉換,進而實現電能的大規模儲存和釋放,這一技術也被市場稱為釩電池儲能。
今年前九個月,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為933.8兆瓦/1911兆瓦時(即最大充放電功率933.8兆瓦,儲能容量1911兆瓦時),功率規模同比增加113%。新增規劃、在建新型儲能項目規模73.3吉瓦/177吉瓦時。
報告也指出,今年實際的裝機規模與市場預期略有不符,主要原因是鋰電池成本過高導致項目不賺錢而延遲投運,但大多數項目的投產期都集中在四季度,尤其是在年底,屆時裝機規模將會有大幅提升。
儲能電池方面,報告透露,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儲能電池出貨量達44.9吉瓦時,已經接近2021年全年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是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其主要市場是新能源電站、電網等功率更大的應用場景,即“大儲”市場,區別于戶用的小功率儲能;出貨量第二、三名的比亞迪、億緯鋰能則是大儲、家用儲能并重,鵬輝能源和瑞浦蘭均分別名列第四、第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