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1%至2%的西部國土面積發展可再生能源,即可滿足雙碳目標下我國未來一次能源消費的大部分。”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成都接受了《證券日報》等媒體采訪。
劉漢元今年計劃提交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穩定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落實光伏發電項目不強制產業配套、優化儲能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助力國家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落地等10項議案。其中,關于“推進中國光伏產業良性發展、大力發展抽水蓄能”等內容備受關注。
劉漢元介紹,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十余年發展規模、成本、市場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22年,中國高純晶硅全球占比達90%,硅棒、硅片占比97%,組件占比75%至80%。中國光伏產業不僅有效支撐了中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還讓中國成為牢牢牽引全人類能源轉型的第一大國,中國制造、中國資本、中國技術成為推動和引領全人類能源轉型的第一主角。
“過去十多年來,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升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已降到0.3元/KWh以內,預計‘十四五’期間將降到0.25元/KWh以下,低于絕大部分煤電。如進一步考慮生態環境成本,光伏發電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僅需西部國土面積的1%至2%發展可再生能源,即可滿足雙碳目標下我國未來一次能源消費的大部分。”劉漢元說。
針對抽水蓄能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劉漢元表示,當前,不穩定性制約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隨著成本的不斷降低,儲能的大規模應用將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動提供堅實保障。其中,抽水蓄能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儲能方式,儲能成本在0.21元/KWh至0.25元/KWh,相較其他技術成本最低。離河抽水蓄能又是未來發展抽水蓄能的最主要方向。
劉漢元表示,“我國有條件像興建大型水利設施那樣,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集中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用5年至10年時間率先構建起我國以抽水蓄能為主,電化學和其他儲能方式為輔的儲能系統,有力支撐我國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助力能源轉型,同時拉動水泥、鋼材、電氣設備等相關產業發展。此外,離河抽水蓄能電站還能起到類似濕地公園的效果,可調節水庫周圍的大氣,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有積極作用。”
轉自:證券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