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抽水蓄能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十四五”期間核準規模已累計超過1億千瓦。近日發布的《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23億千瓦,已建、核準在建裝機規模達到1.7億千瓦。
業內人士認為,抽水蓄能電站在電力保供和能源轉型中價值凸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也要注意部分地方規劃遠超地方合理需求規模。據了解,國家能源局正組織開展抽水蓄能布局優化,推動抽水蓄能又好又快發展。
“十四五”完成核準1億千瓦
6月28日,國家“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重慶市奉節菜籽壩百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首個復雜巖溶地區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11.4億千瓦時的高峰電能,計劃到2029年首臺機組發電,2030年全部機組投產。
就在此前的6月14日,廣東岑田、山西蒲縣和江蘇連云港三座抽水蓄能電站同日核準,我國“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核準規模累計超過1億千瓦。
2021年以來,我國抽水蓄能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去年核準規模創歷史新高,700米級超高水頭、單機容量40萬千瓦級大容量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國內緯度最高的荒溝抽水蓄能電站,額定水頭世界第二、國內最高的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等一系列典型工程實現全面投產,標志著抽水蓄能電站設計、施工、裝備制造、設備安裝等全產業鏈技術水平的重大飛躍。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熊敏峰介紹說,2022年全國新核準抽水蓄能項目48個,裝機6890萬千瓦,超過“十三五”時期全部的核準規模,全年新投產88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23億千瓦,其中已建4579萬千瓦,在建1.21億千瓦。
“抽水蓄能產業又好又快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服務對象更加多元,業態發展更加創新,在電力保供和能源轉型中價值凸顯。”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副理事長趙增海給出了一組數據:2022年全年抽水蓄能機組隨調隨啟,發電、抽水電量同比增加20%,發電、抽水啟動次數同比增加6%、16%,共4075臺次參與調頻,同比增加64.31%,有效應對“雙高”電力系統日益增長的靈活調節需求。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預計,到2025年,我國投運抽水蓄能電站規模約6200萬千瓦,2030年我國投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約1.6億至1.8億千瓦。
投資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背后,是實現“雙碳”目標的迫切需要和政策的強力推動。
“當前,正處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風、光等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躍升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對靈活調節能力、儲能能力的需求大幅增加。”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介紹說,抽水蓄能電站具有調峰、填谷、儲能等多種功能,啟停靈活、反應速度快、調峰能力強,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
繼2011年出臺政策全面規定抽水蓄能電站價格機制疏導方式后,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又印發《關于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23〕533號),核定了在運及2025年底前擬投運的48座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為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地方的抽水蓄能項目管理也在進一步加強。2022年,省級層面開始研究抽水蓄能項目管理措施。“預計2023年,也將有其他省份出臺抽水蓄能管理制度,以指導本省抽水蓄能又快又好高質量發展。”趙增海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抽水蓄能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激發了市場活力。據介紹,在2021年前,我國抽水蓄能電站主要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經營企業建設和管理,2014年開始逐步建立引入社會資本的多元市場化投資體制機制。到2022年,三峽、中國電建、國能、國家電投、華電等傳統電源企業,杭州鋼鐵集團、湖南湘投集團等地方企業,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企業均開始進入抽水蓄能建設領域,行業投資能力大大增強。
《報告》顯示, 2022年核準的項目當中,有18家投資主體,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投資主體達40家。設計單位也從傳統的6家增至20家,基本實現設計主體多元化。
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為了實現‘雙碳’目標,我國還需要建設大量的新型能源以及與此相配套的靈活性電源。同時目前我國大部分省(區、市)的靈活性電源仍以火電為主,為了實現‘雙碳’目標,也需要逐步替代,根據我國的資源條件,未來對于抽水蓄能的需求非常迫切。”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鄭聲安稱。
根據《報告》,2022年底全國共有139個項目通過了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總裝機容量達1.77億千瓦。有74個項目通過了可研階段的三大專題審查,總裝機容量達9689萬千瓦。有35個項目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總裝機容量達4903萬千瓦。
“部分地方過于看重抽水蓄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急于提出大規模的新增納規項目,遠超地方合理需求規模,可能帶來投資浪費等不利影響。”趙增海指出。
熊敏峰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圍繞“十四五”規劃落實開展中期評估工作,進一步明確發展預期;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組織開展抽水蓄能布局優化,推動抽水蓄能又好又快發展。
鄭聲安建議,下一步,應深化做好各省(區、市)抽水蓄能發展需求研究論證,在此基礎上科學確定抽水蓄能合理建設規模,有序推進項目納規。
抽水蓄能電價機制深化工作也亟待推進。李昇認為,應綜合考慮各地抽水蓄能發展需求、資源稟賦和電價承受能力,進一步細化抽水蓄能電價核定原則和方法,給予開發企業準確的投資預期,并發揮價格信號作用鼓勵先進、引導降本增效。
此外,要補齊抽水蓄能產業鏈短板。近兩年,我國抽水蓄能呈爆發式發展,對投資、設計、施工、設備制造等產業鏈各關鍵環節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需求,尤其是設備制造及機組安裝能力。“一方面要引導各方有序、平穩開發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另一方面應謀劃提升產業鏈裝備制造、機組安裝、電站運維等各環節的支撐能力。”李昇稱。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