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與項目規模齊升,市場招標熱度不減,今年上半年,儲能繼續保持“大熱”走勢。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理事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委員陳海生在第八屆儲能西部論壇上表示,2023上半年,百兆瓦級儲能項目數量增速明顯,非鋰儲能技術應用逐漸增多。儲能整體招標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中標價格下行趨勢明顯。多家企業中標量超GWh,儲能系統中標均價較去年下降14%。
上半年儲能系統中標規模Top15企業分布情況(單位:MWh)(圖片來源: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新型儲能數量是去年同期2倍
今年上半年,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同比增長超過四成。
據CNESA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70.2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鹽儲熱、新型儲能),同比增長44%。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繼去年首次低于80%之后,再次下降近10個百分點,首次低于70%。
今年上半年,新型儲能繼續高速發展。2023上半年,新型儲能項目數量(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項目)為850個,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新增投運規模8.0GW/16.7GWh,超過去年新增規模水平(7.3GW/15.9GWh)。新增投運項目主要集中在6月份,單月投運規模達到3.95GW/8.31GWh,占上半年新增投運總規模的50%。預計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全年新增裝機或達到15-20GW。
2023年1-6月,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儲能電池(不含基站/數據中心備電類電池)產量超過75.0GWh,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出口比重超過55%。
百兆瓦級項目數量增速明顯,非鋰儲能技術應用逐漸增多。規模等級上,百兆瓦級項目數量增速明顯,40余個百兆瓦級項目相繼投運,兩倍于去年全年水平;規劃和建設中的百兆瓦級項目數量業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技術分布上,磷酸鐵鋰仍是主流,非鋰儲能技術應用逐漸增多:首個飛輪火儲調頻項目、首個飛輪+鋰電混儲調頻項目、用戶側單體最大鉛碳電池項目相繼投入運行;300MW功率等級壓縮空氣加速布局,多類液流電池細分技術路線以及百兆瓦級鈉電項目納入省級示范項目清單。
“表前”(電源側和電網側)規模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應用分布上,獨立儲能和共享儲能項目的快速推進,使得“表前”應用規模繼續大幅增長,占比合計98%。用戶側儲能近兩年的裝機占比雖然大幅下降,但得益于峰谷價差持續拉大和時段的優化,用戶側儲能的市場熱度持續升高,備案項目數量大幅增長。根據CNESA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僅今年6月,全國共備案了250多個用戶側儲能項目,規模合計2.7GWh,其中,江蘇、浙江和廣東三地項目數量占比達到81%。
多家企業中標量超1吉瓦時
今年上半年,儲能整體招標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供應鏈價格聯動,中標價格下行趨勢明顯。
儲能招標規模60GWh+,集采/框采規模兩倍于去年全年水平。根據CNESA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上半年,共追蹤到276家企業發布的466條招標信息,招標規模合計18.3GW/64.4GWh,招標類型涵蓋儲能系統、電芯、電池pack、電池系統、EPC總承包、儲能系統租賃、儲能產線租賃等。其中,儲能系統/電池系統/電芯招標量33.8GWh,占比達52%。
值得關注的是,從招標項目類型來看,集采/框采量大幅提升,兩倍于去年全年水平,達到21.6GWh,主要由央企及地方國企主導。今年上半年,華電、中國能建(601868.SH)、新華水電(中核)、南方電網、國能信控等相繼發布GWh級集采/框采標的,涉及儲能電芯,電池系統和儲能系統等招標類型。
多家企業中標量超1吉瓦時,儲能系統中標均價較去年下降14%。
“2023年上半年,共追蹤到338條中標信息,中標規模合計13.4GW/48.4GWh,儲能系統(含電池系統)中標量23.9GWh,占比達49%。92家企業(第一中標候選人,集采入圍企業)競逐儲能系統(含電池系統)標的,中車株洲所、陽光電源(300274.SZ)、比亞迪(002594.SZ,01211.HK)、電工時代儲能系統(含電池系統)中標量均超GWh。”陳海生分析。
全球光伏逆變器及儲能龍頭企業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出貨量已連續七年位居中國企業第一。作為陽光電源的一大重要板塊,2022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營收大漲222.74%,達到101.26億元,營收占比由2021年的13%提升至25.15%。
比亞迪布局儲能始于2008年,目前已形成集儲能產品研究、開發、制造、銷售、服務、回收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產品全面覆蓋電網儲能、工商業儲能、家庭儲能等應用領域。比亞迪業績一路飄紅,今年上半年凈利破百億元,同比增長超2倍。6月產銷快報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11.816GWh,2023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60.250GWh。6月15日,比亞迪儲能產業園項目在深圳市龍崗區開工建設,擬投資20億元。達產后,預計新增儲能系統產能20GWh。
作為中國新能源儲能裝備行業的主力軍之一,中車株洲所成功將軌道交通關鍵核心技術平移應用于儲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形成從電池Pack、電池簇、儲能變流器、升壓變壓器、電池預制艙等核心部件,到資源開發、項目EPC、整機制造、智能運維等儲能全產業鏈優勢。8月4日,中車株洲所布局西北地區的首個儲能基地——中車株洲所寧夏海原儲能基地首艙下線。據悉,該儲能基地計劃分二期投資建設,投資金額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受供應鏈價格聯動關系,上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2022年11月以來開始回落,4月單日價格跌破20萬元/噸,5月價格有所回升,至6月一直維持在31萬元/噸左右。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維持在17萬元/噸-51萬元/噸,均價32.63萬元/噸,與去年全年均價相比下降32%。價格聯動傳導至下游儲能系統,今年上半年的中標均價在1.33元/Wh,較去年全年均價水平下降14%,與今年1月相比下降25%。
中石油、南方電網、國電投、華電、新華水電、國能信控等相繼完成15.6GWh儲能電芯/電池系統/儲能系統集采開標,全部為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電芯容量以280Ah為主,充放電倍率1C/0.5C/0.25C為主,電芯報價區間0.44元/Wh-0.68元/Wh,同時儲能系統出現低于1元/Wh報價。
儲能賽道或成資本市場下一個掘金之地。據CNESA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多起儲能融資事件的金額都在億元以上,上半年融資總額達到734億元(僅統計披露具體金額的融資事件),涉及領域除了鋰電池和材料相關的研發和制造外,還包括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PCS、便攜式/戶儲系統、儲能安全、電池回收、智能制造、虛擬電廠、AI數字化等。資本普遍看好儲能市場的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多家產業鏈企業上半年進入上市進程或完成上市。海博思創、力高新能、雙登集團、三晶電氣IPO獲受理;沃太能源、蜂巢能源恢復上市審核;首航新能源審核通過;華塑科技、阿特斯、盟固利分別于今年3月、6月、7月成功掛牌。
來源: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