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破7萬元/噸整數關口。截至當日收盤,該合約以7.12萬元/噸報收,創上市以來歷史新低。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8月份在以舊換新政策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消費表現亮眼,帶動鋰電池需求持續提升,但由于供給端產能充裕,碳酸鋰供過于求的格局仍然存在。預計隨著下游排產擴張及消費旺季驅動,碳酸鋰未來有望加速去庫存。
期貨價格年內跌超30%
數據顯示,9月6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最低觸及69700元/噸,截至當日收盤,該合約以71200元/噸報收。而該合約今年年初的報價為10.77萬元/噸,以此計算,合約價格年內跌幅已超過30%。
上海鋼聯新能源研究員鄭曉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過剩。
事實上,當前碳酸鋰供需兩端正在持續改善。供給方面,國內產量有所下降,SMM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碳酸鋰周度產量已下滑至1.3萬噸附近;需求方面,“金九銀十”新能源汽車消費表現亮眼,帶動鋰電池需求持續提升。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24年7月份,全國碳酸鋰產量約5.3萬噸,環比下降7.5%,8月份國內鋰鹽廠開工率明顯下降。根據SMM數據,6份月至8月份國內冶煉端開工率分別為63%、57%、54%,預期的減產行為正逐步兌現。
“需求方面,隨著‘金九銀十’來臨,電動車消費表現較好,且后續多地的置換更新補貼將陸續出爐,可以起到強化消費者換購電動車意愿的作用,有助于加深旺季成色,故9月份碳酸鋰需求存在一定支撐。”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張維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產銷旺季背景下,碳酸鋰庫存增長速度放緩,SMM最新數據顯示,碳酸鋰周度庫存已表現為去庫。而近期行業內利好因素偏多,例如,新項目投產延后、澳礦指引下調礦山產量預期、8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高增長等。”張維鑫表示,碳酸鋰在長期下跌中或已被充分定價。
“‘金九銀十’的銷售熱潮已經反映到了終端數據中,目前的鋰電池庫銷比(累計庫存/時限內銷售均值)在持續下降。”鄭曉強說。
礦企多措并舉保盈利
綜合來看,盡管近期供需兩端有所改善,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碳酸鋰中長期供給過剩的背景下,市場震蕩運行概率較大。
此外,當前的鋰價已經逼近不少自有礦企的生產成本線,如何保住盈利正成為鋰礦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目前鹽湖端生產成本在3.5萬元/噸至5.5萬元/噸之間;鋰輝石端一體化產線成本在5萬元/噸至7萬元/噸之間;云母一體化產線成本在6萬元/噸至8萬元/噸之間。”鄭曉強表示,礦企有一定的盈利壓力。
據了解,一些礦企在主動暫停高成本礦山的開采、加大成本控制以及優化開采工藝的同時,也在積極運用套期保值工具,為企業盈利提供保障。
“礦山端情況有一些分化,新開的礦山(非洲居多)由于沒有前期的資本積累,且設備折舊損耗較高,導致目前價格與生產利潤倒掛,只能暫時停產。”鄭曉強表示,而一些老牌礦山由于開發較早,設備折舊等費用已均攤較多,且此前已經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目前出貨壓力不大,暫無大規模減、停產計劃。
作為鋰礦行業的“新人”,紫金礦業相關負責人在8月底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當前碳酸鋰價格水平下,公司難以完成2024年年初制定的碳酸鋰當量產量指引。
同時,不少鋰企也在持續探索碳酸鋰套期保值。例如,雅化集團8月份表示,由于鋰鹽產品價格波動巨大,為降低產品價格波動給公司帶來的經營風險,保持公司經營業績持續、穩定,公司擬根據生產經營計劃擇機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有效降低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保障主營業務穩步發展。
“不少鋰鹽企業因前期做了充足產品套保,近期價格下跌也并不影響其產能計劃。”鄭曉強說。
此外,永興材料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碳酸鋰單噸營業成本僅為5萬元,同比降本10%以上。報告期內,公司做了原礦精準開采和分類、選礦產率和收率提升技術突破、優化冶煉工藝配方、提高冶煉收率和轉晶率、優化采購方式、增加副產品銷售收入等一系列工作。未來降本的重點,主要是持續進行技術研發,進一步提高鋰的收率和加強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研發。
來源:證券日報記者 陳 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