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話題#特斯拉市值一夜漲超2364億#沖上熱搜。據每日經濟新聞,美東時間周一,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0.82%,標普500指數漲0.63%,道指漲0.2%。
大型科技股普漲,特斯拉漲超6%,創近六個月最大漲幅。公司市值一夜漲超3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64億元。
據中國證券報綜合特斯拉海外官網、官方線上平臺等方面消息,美國當地時間3月15日,特斯拉宣布北美市場Model Y車型售價將于4月1日“再次上漲1000美元”。而在此前的3月12日,特斯拉已經將Model Y后驅版在美國的售價從42990美元提價至43990美元、Model Y長續航版從47990美元上調至48990美元。
僅短短一天之后,特斯拉又通過X平臺的官方賬號宣布,將于3月22日在一些歐洲國家提高Model Y電動汽車的價格,漲幅約為2000歐元(按最新匯價,接近2200美元),或當地貨幣等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斯拉此次先后在北美及歐洲市場提價之前,曾于今年2月在美國市場進行過一次類似于“季節性”的降價。特斯拉今年2月曾宣布,至2月底前,Model Y后輪驅動版和長程版在美國的售價將分別下調1000美元至42990美元和47990美元。而對于該次降價,馬斯克曾公開發帖解釋稱,由于大多數人不喜歡在冬天買車,所以特斯拉提供了1000美元的獎勵,而這也是制造業的基本困境——工廠需要持續生產以提高效率,但消費者的需求是季節性的。
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滲透率和消費者認可度的進一步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銷量、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包括特斯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等外資車企、合資車企,以及以比亞迪、理想等領銜的本土自主品牌車企,掀起了新一輪的價格競爭。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作為2023年以來頻頻在產品售價上“舉刀”的頭部車企,特斯拉在海外市場開啟提價之后是否也將在國內市場漲價的話題,在汽車圈持續受到熱議。有汽車業觀察人士認為,按照以往特斯拉的“價格操盤思路”,國內售價近期也可能跟隨上調。
對此,媒體3月16日晚間向特斯拉中國方面進行求證時,相關人士則回應稱,“目前特斯拉中國方面已經獲悉美國市場漲價的消息,但國內售價是否調整,目前并沒有明確消息”。
3月17日,媒體記者實探特斯拉上海地區的多家體驗中心發現,目前特斯拉新車在上海地區仍然執行著較為優惠的銷售政策。銷售人員均表示,終端門店并沒有得到任何有關特斯拉整車國內售價調整的消息。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預計即便后期特斯拉在國內再次上調售價,相關價格優惠政策也可能繼續保持。
另據此前報道,今年1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警告稱,公司今年的銷量增長將明顯放緩。自那以來,投資者一直擔憂特斯拉的增長前景。
1月25日,特斯拉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特斯拉全年總營收達967.73億美元,同比增長18.79%;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49.97億美元,同比增長1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8.82億美元,同比減少23%,而特斯拉也出現了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年度利潤下降。
高盛分析師曾表示,特斯拉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汽車價格的降幅比預期大,電動汽車的競爭加劇,FSD及第三代平臺等產品、功能的延遲等。因此公司雖然有長期增長潛力,但在短期面臨重大風險。
此次特斯拉股價大漲后,有網友評論稱,“給我萬分之一我就可以躺平了”。也有人表示,“這種級別的公司,起起伏伏都正常”。還有不少網友調侃表示,“星艦錢回來了”。
就在3月14日晚,第三次試飛的SpaceX在星艦重返大氣層過程中失去了星艦,任務提前結束。據報道,北京時間3月14日21時25分,馬斯克旗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星艦的第三次試飛。21時29分,星艦重型運載火箭第三次試飛在發射4分鐘后,已完成一二級分離。
21時40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發文,向星艦團隊表達祝賀,星艦“已達到環繞速度”。
財聯社援引美媒報道顯示,“星艦”火箭在重新進入大氣層后失聯,“但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CNN稱,“星艦”被證實同時失去了兩個關鍵通信:與SpaceX的互聯網服務Starlink的聯系,以及與TDRSS(即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系統)的聯系。報道稱,同時失去這兩者暗示“星艦”可能已經解體。
在SpaceX星艦第三次試飛在飛行器失去信號后,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星艦將使生命多行星化”,隨后SpaceX官方賬號轉發了這條推文。
另據橙柿互動,目前NASA向該項目的投資已近40億美元。按照NASA和SpaceX的解釋,這些發射,每一步都是實現未來登月及更為長遠目標。
編輯丨汪乃馨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中國證券報、央視新聞、第一財經、財聯社、橙柿互動、此前報道
圖片丨北京商報、特斯拉官網截圖、澎湃新聞視頻截圖、東方財富截圖、新浪微博截圖、壹圖網、視覺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