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買了小米汽車被自家公司開除”一事鬧得沸沸揚揚。而后涉事公司極越汽車發表聲明,稱并非因購買小米汽車而將涉事者開除,而是因為該工作人員在崗期間為競品汽車進行宣傳,長期宣發且只宣發小米品牌車型相關內容,違反了競業協議,所以才予以開除。
對于該公司的聲明,目前這位博主還沒有作出回應,事件真相究竟如何,還沒有水落石出。誰對誰錯暫時不予置評,先讓子彈飛一會兒。但事情發展到現在,也并非一無所獲,畢竟大部分網友可能第一次聽到了極越汽車的名字。
新能源汽車品牌這兩年如雨后春筍,前兩年有蔚小理,今年流量最高的是最近才亮相的小米SU7。雖然極越汽車表面譴責自家員工“胳膊肘往外拐”,但看到這么多曝光度,心里或許是感謝小米的。
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漸趨白熱化,不管是半路出家,還是由油轉電,都想來分一杯羹。
從“出身”來看,小米似乎比不上極越。背靠著百度和吉利兩座靠山,極越汽車被定位為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旗下首款車型命名為極越01。剛開始上線還引發了一陣熱潮,但上市半年后流量慘淡,極越01的銷量共計不到2000輛,今年1月份,極越01 銷量只有218輛。
2024年1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2.9萬輛,極越01的銷量占比微乎其微肉眼可見,小米SU7賣一輛虧一輛可能并不真實,但極越01面臨銷售窘境確是真的。
這也難怪自家員工羨慕小米。畢竟小米SU7上線首日,預定量就達到了8.9萬輛,極越01可能一年都賣不到人家一天的零頭。不管是惱羞成怒還是別的原因,這個流量總之是蹭上了。對于極越汽車來說,也不一定全是壞事。比如這兩天搜小米汽車,絕對會帶著極越汽車,小米或許能拯救極越4月的銷量?這也說不定。
小米汽車是眼下的“流量王”,對于友商蹭流量已經見怪不怪了。上周智己汽車剛蹭完,這周就有極越汽車接力,下周、下下周說不定還有其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排隊跟上。但蹭流量蹭不出銷冠,國產新能源車還是要多練內功,不要永遠內卷在外形模仿、拼彩電拼沙發上。就算不爭銷冠,也要爭個臉面,好歹在面對消費者時有優點可講。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薛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