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2月4日,由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參建的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投運,阿里電網結束了孤網運行的歷史。工程的投運,標志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后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西藏也由此邁入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新時代,書寫了西藏電力發展的嶄新篇章。
心比金堅,水電鐵軍踏上援藏新征程
阿里聯網工程起于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多林220千伏變電站,止于阿里地區噶爾縣220千伏巴爾變電站,跨越西藏2個地市10個區縣,線路長度1689公里,該工程是繼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3條“電力天路”之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工程的投運將徹底結束阿里電網孤網運行歷史,讓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用上大網電,解決和改善沿線近38萬農牧民“雖已通電但經常停電”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助力西藏邊境地區建設和決勝脫貧攻堅,適應邊境鐵路建設發展要求。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承擔了線路包9標段和巴爾22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施工任務。
線路包9標段包括薩嘎220kV輸變電工程(吉隆-薩嘎)和仲巴220kV輸變電工程(薩嘎-索莫羊日),線路全長為130公里,按單回架空線路設計,施工內容為全部本體基礎、組塔、架線、附件安裝、線路參數測試等施工相關工作。
巴爾22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位于海拔4600米的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士鄉索多村附近,工程包括土建工程、地基處理、建筑物防雷接地、綜合樓、配電裝置室、構支架及設備基礎、構支架安裝、電纜溝管、電氣安裝及調試等。
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施工環境極其惡劣,道路交通極其艱險,特別是中國安能承建的包9標段線路翻越孔唐拉姆山,沿線海拔4500至4850米之間,塔位最高海拔達到5342米,為全線海拔最高區段,沿線氣候惡劣、含氧量僅為內地50~60%,平均氣溫0~5℃、晝夜溫差達25℃以上,年有效工期不足6個月,給施工建設帶來了極大挑戰。2019年7月份,初次來到西藏薩嘎縣項目部駐地時,由于強烈的高原反應,項目部干部職工整夜睡不著覺,嘴唇發裂、頭昏腦漲,甚至連上樓梯都會喘氣,房間里、車上都要常備氧氣瓶。不僅要忍受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克服駐地冬季停電、停水、沒供暖、沒通訊信號等令人難以生存的諸多困難。
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推進工程進度
巴爾22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開工以來,項目部將220千伏GIS室作為全站的控制性建筑,從組織策劃、人員管理、資源配置和方案優化等各個方面積極作為,嚴控工程安全、質量、進度,保證工程按照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的節點計劃整體推進。
針對冬季施工要求,項目部擬定了《冬季施工專項方案》,自建拌合站,加熱水源,添加防凍劑,提前配比抗凍砼,保證澆筑溫度。采用“暖棚搭設保溫法”,通過保溫膜、棉被全覆蓋、18個火爐內部升溫等方式進行養護保溫,并指定專人燒火值班和每兩小時現場測溫。室外滴水成冰,暖棚內溫度卻始終沒有低于10度。
2019年10月31日下午18時,隨著施工人員將混凝土澆筑入模,開始啟動養護工序,阿里聯網工程巴爾變電站新建工程220干伏GIS室正式封頂,成為巴爾變電站第三座封頂的建筑。巴爾變電站新建工程主體建筑全部實現封頂,整體進度全線第一。
年初以來,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3月4日,業主在視頻會議上要求變電站工期從9月30日提前至8月15日,3月15日要求全面復工。
項目部積極響應公司“戰疫情、促生產,大干二季度”的號召,在嚴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詳細制定施工方案,精心組織人員投入到主變壓器安裝施工中,阿里的3月,依然是銀裝素裹、寒風刺骨,吃水需要鑿冰,防寒服棉大衣時刻不能離身。面對這種情況,工程建設者們沒有任何怨言,白天在工地加快施工進度,晚上就聚集到會議室討論技術問題,在學中干,在干中學。
為確保主變順利就位,項目部千方百計為主變進場打開“綠色通道”。積極協調廠家、監理、業主,嚴要求辦理相關報審驗收資料;按照業主要求,加班加點完成主變鋼構架組立;協調土建施工隊伍進行道路擴寬平整并壓實,確保主變運輸車順利通行。
經過3個月時間的日夜奮戰,6月3日,巴爾變電站所有主變先后按計劃成功就位,為后續設備整體安裝調試創造有利條件,為工程提前建成投運打下堅實基礎。
包9標段全長130公里,共255基鐵塔。9AN40號塔位在海拔5342.7米的孔唐拉姆山上,是目前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220KV輸電鐵塔,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接連攻克了材料運輸、基礎開挖、鐵塔組立三大難題。鐵塔基礎開挖前,需運輸鋼筋、水泥、砂石骨料等施工材料近90噸,按照設計圖紙,作業人員調來騾馬隊往塔位運輸材料,不曾想第一次運輸材料時便出現意外:爬到300米左右距離時,騾馬集體出現高原反應,行走緩慢,大口喘氣,一匹騾馬體力不支當場暈倒摔下山,搶救無效死亡,另外兩匹騾馬口吐白沫無法行走,返回駐地后經治療10天后才逐漸恢復。項目部聯合業主、監理、設計反復研究施工方案,決定架設一條索道,才艱難將90噸材料運送至塔位現場。
基礎開挖也讓作業人員吃盡了苦頭,在海拔5342米山上,人工開挖耗費體力很大,作業效率不到普通地區的50%,施工現場長期需要配備氧氣瓶,作業人員遇到高原反應便及時吸氧。挖開基礎表層土壤,下面卻是厚厚的風化巖石層,由于大型設備和先進工具無法到達塔基位置,作業人員采取小型的空壓機風鎬對巖石進行破碎,清完巖石碎渣后再繼續破碎,天氣好的時候每天只能挖50公分左右,開挖到4米以后,作業人員在基坑里缺氧比較嚴重,需要從地面連接一根長氧氣管插到作業人員鼻孔里才能確保生命安全,體力耗費很大,每隔1個小時就必須換人輪班作業。
為了啃下鐵塔組立這塊“硬骨頭”,項目部臨時黨支部從標段組塔作業人員中挑選出20名經驗豐富的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挑戰輸變電線路施工海拔極限,每天天剛亮,20名突擊隊員就裹著厚厚的迷彩大衣、背著氧氣瓶開始爬山,從國道到塔位現場直線距離不到2公里,人爬山去卻要花近1個小時。“現場作業超過兩個小時不吸氧就會出現高原反應,頭暈、胸悶、惡心,施工難度非常大,但我們咬牙堅持下來了”突擊隊員張宏表示。20名突擊隊員經常出現高原反應,晚上回到營地也要吸氧才能睡著,在強烈的紫外線和高原風的侵蝕下,大家臉上都脫了一層皮,更黑了,嘴唇也都發裂了。
6月30日上午11時,最后一個塔頭順利吊裝完成,標志著9AN40號鐵塔成功組立完成,項目部作業人員在塔底下歡呼慶祝,大家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們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觸:這一刻太不容易了!
決戰小康,全力助推藏區脫貧攻堅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軍轉央企,項目部積極擔起社會責任,助力藏區脫貧攻堅。去年項目開工不久,在與當地吉隆、薩嘎兩個縣工作對接過程中,了解到當地經濟主要是養殖牦牛和綿羊,由于當地生態脆弱、植被稀疏,政府限制養殖規模,富余青年勞動力比較多,當地很多地方都掛著“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的宣傳口號。
“作為軍轉央企,助力藏區脫貧攻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要盡量多聘用當地的農牧青年到工地上務工,盡量在當地采購砂石骨料。”在項目部第一次工作例會上,項目部經理何樂鋒就提出明確要求。他積極與兩個縣的人社局和沿線鄉政府溝通對接,2019年先后聘用牧民青年58人到工地就業,有效解決了當地牧民青年“想脫貧務工無門”的困境。
今年復工伊始,項目部與薩嘎縣人社局召開農牧民培訓就業洽談會,就當地農牧民青年培訓就業達成多項共識,吸收當地45名農牧青年在工地上就業,項目部制定了詳細培養計劃,采取集中培訓和師徒結對方式,確保在工程結束時將這45名農牧青年培養為鐵塔組立和導線架設熟練技工。
2020年4月20日上午,西藏薩嘎縣達吉嶺鄉派出所所長旦增扎巴專程來到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阿里聯網線路包9項目部,為全體人員獻上潔白的哈達,為項目贈送了印有“心系藏區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內容的錦旗和感謝信,對項目積極承擔央企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的作為表示贊賞與感謝。“中國安能為我們幫了大忙,建設阿里聯網工程為我們送電,為我們解決務工難題,還支持我們建設,我受我們鄉書記委托,專程過來感謝你們,我們達吉嶺鄉全鄉人民都感謝你們!” 他緊握項目經理何樂峰的雙手,動情地說道。
隨著阿里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四條“電力天路”搭建起了一張覆蓋西藏全地域、更加堅不可摧的電力強網。這里,有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的鏗鏘足跡,他們智慧攻堅、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好的過往。工程的投運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精彩的開始。站在更高的起點,中國安能將傳承“電力天路”的建設精神,把夢想照進現實,讓錦繡未來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