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世華的隨身筆記本扉頁上,工整地寫著12個字:“沉住氣、靜下心、不退縮、不回避”。
鄭世華是云南電網公司楚雄元謀供電局黃瓜園供電所黨支部書記,2018年3月起派駐到云南省楚雄市元謀縣物茂鄉凹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從此,農戶家、村道上、農田里,隨處可見鄭世華忙碌的身影,認真宣傳落實脫貧攻堅政策,指導貧困戶提高生產技術技能,采取增收措施改變貧困面貌……如今,凹鲊村已實現全村脫貧摘帽,為下一步的鄉村振興上臺階打好了基礎。
碰壁引發思考 怎么改變“甘于貧困”的狀態
凹鲊村有12個村民小組,沿著永定河分布在山間洼地里,旱季干渴、雨季澇澤,加之大山大嶺圍抱,仿佛被隔絕于世外,村民戲稱“生活在井里”。
初到凹鲊村,一圈走下來,51歲的鄭世華心涼了一大截,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可不容易啊。
“組織派我駐村扶貧,是對我能力的肯定和信任,只要用心干,沒有什么困難過不去。”鄭世華給自己定下了12字“箴言”——沉住氣、靜下心、不退縮、不回避,一頭扎進了扶貧工作中。
文正能是凹鲊村的殘疾人貧困戶,嚴重的佝僂病制約了勞動力,靠種幾畝薄地與癱瘓的繼父相依為命。
“家徒四壁,吃不好,穿不暖,看得人心酸。”鄭世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與掛包人員、扶貧隊員一起,通過捐贈、網上募集等形式籌集資金,幫助文正能家修建了圍墻,安裝了大門,硬化了院子地面,還給他們買了衣服、棉被、床上物品……
可文正能非但不領情,還責怪起來:“大半輩子都這樣過了,有什么不好?你不要來打擾我的生活……”
鄭世華頗感意外,也從中看到了問題。“單從物質上幫扶不能解決問題,要改變貧困戶甘于貧困的狀態,不僅要大力勸說,還得有實實在在的‘料’。”鄭世華決定,從此每周上門“打擾”文正能等貧困戶至少兩次,幫他們建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同時,靜下心來找能帶領貧困戶脫貧的“料”。
種植養殖齊抓 幫貧困戶規劃“致富藍圖”
走訪中鄭世華發現,類似文正能這樣家境的貧困戶在凹鲊村不在少數,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全村占比高達11%。
貧困戶韋明過去一直靠種水稻過日子,屬于“餓不死也吃不好”的類型,鄭世華結合國家扶貧政策,給他規劃了“致富藍圖”:先依靠產業扶貧補助資金改善種植結構,種經濟作物,再借助扶貧小額信貸搞養殖。
韋明聽了鄭世華的勸說,減少水稻種植,把大部分田地改種經濟價值更高的番茄,然后借助扶貧小額信貸獲得5萬元啟動資金,購買了兩頭種牛,認認真真養起牛來。
“今年種了7畝番茄,預計產值可以到10萬元,還養了4頭牛,年內要增加到15頭。”韋明邊興奮地算賬,“種植、養殖兩手抓,全部走上軌道后我家年產值能到20多萬元呢!”韋明說,放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通過無數次的走訪勸說,文正能也不再守著幾畝薄地過日子了,依靠產業扶貧補助資金,他也搞起了養殖。
“鄭書記不斷地來勸我,還幫我做規劃,講著講著,我就轉變了想法,我也要脫貧致富。”文正能家現在養了5頭驢、兩頭牛、一頭騾子,每天要干的活多起來,以前靠著墻根打瞌睡混日子的情形不見了。“一天下來怪累的,但是心里高興。”文正能準備擴大養殖規模,他說,有鄭書記支持,錯不了。
“凹鲊村的地理環境最利于發展養殖業。”鄭世華說,這是他和扶貧隊員們跑遍凹鲊村的所有旮旯角落后得出的結論,在他的引導下,目前村里60%的農戶都養起了豬、牛、羊等。
“鄭書記經常協調縣上的種養殖專家來給我們講課,提升我們的種養殖技術,還幫我們協調貸款!”現在,韋明已經從建檔立卡貧困戶變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為其他貧困戶樹立了好榜樣。“這個扶貧書記不一般,沒有他,凹鲊村哪有這些變化。”
催生集體經濟 “要帶頭干、親自干,干出效果”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
為了扭轉凹鲊村一直以來無村集體經濟的問題,2019年7月,在元謀供電局的支持下,鄭世華牽頭成立了凹鲊美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收購凹鲊群眾、貧困戶種養殖產品,初加工后供給元謀供電局,形成“供電局+合作社+農戶”的消費扶貧模式。
“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經收購凹鲊村群眾及貧困戶種養殖產品共計15.4萬元,為凹鲊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鄭世華說,區區5萬元不多,卻改變了凹鲊村集體經濟無收入來源的尷尬情形,將來人飲維修、道路修復、關愛獨居老人等小型公益類項目就有資金支持了。
從一人脫貧到集體致富,鄭世華正在分步驟實施著他的規劃,凹鲊村民嘗到了甜頭,現在都聽他的。
“扶貧第一書記不是來檢查、指導工作的,是要帶頭干、親自干、干出效果。”鄭世華說,“幫村民解決了問題,大家才信你服你”。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凹鲊村甘蔗滯銷,農戶急得發牢騷,鄭世華靜下心來想法子。他自己制作了銷售廣告,在網上發布甘蔗銷售信息,在元謀縣城找了甘蔗售賣點,聯系元謀供電局食堂,甚至在微信朋友圈賣起了甘蔗,想方設法幫群眾找銷售渠道,居然把滯銷甘蔗銷售一空,連那些家里沒種甘蔗的凹鲊村民,見了他都豎起了大拇指。
“解決了貧困問題,下一步要按著鄉村振興的目標干。”鄭世華說,村子美,村民富,凹鲊村的好日子來了。(殷浩欽 金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