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網公司工作人員在220千伏象玉線2號桿塔加裝在線監測裝置。 陳海 攝
“直流融冰電流上升至300安培并保持穩定,本次升流試驗圓滿成功。”10月21日,貴州電網公司順利完成貴陽220千伏筑東變電站融冰裝置升流試驗,為冬季低溫冰凍災害保供電提前進行了應急“預習”。
根據氣象預測,今年冬季新一輪拉尼娜現象將再次出現。為全力應對可能由此帶來的低溫凝凍天氣,貴州電網公司提前謀劃、超前部署,加強設備運維及防冰抗冰準備,全力做好今冬明春電網安全及電力供應保障工作。
形勢復雜 責任更重
“今年防冰抗冰工作的壓力不小,形勢較為復雜,我們必須提前部署、抓好落實。”談及今年電網防冰形勢,貴州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總經理曾偉一臉嚴肅。
今年以來,貴州經濟穩中向好,用電需求旺盛。1—9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3.72%,其中第一、三產業用電增速高達42.19%、63.17%,第二產業也同比增長了8.95%。從今冬明春來看,隨著貴州產業大招商項目的逐漸投產,加上冬季取暖用電負荷的大幅增長,貴州用電需求將繼續保持高位。
與此相對應的,則是供應端面臨的挑戰。新一輪拉尼娜現象可能帶來的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將影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冬季進入枯水期后,水電發電能力受限,也會給電力供應帶來影響。
面對雙重壓力,貴州電網公司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社會穩定、保電網安全”的原則,高度重視今冬明春防冰工作,全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科學研究 更上層樓
進入10月,貴州屋脊的六盤水市梅花山地區,已開啟了冬季模式。大霧彌漫的山間,一座高200米的永固型氣象監測塔巍然屹立,南方電網防冰減災重點實驗室(梅花山防冰減災綜合技術應用示范基地)就坐落于此。
輸電線路覆冰在世界范圍內是一大難題,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梅花山防冰減災綜合技術應用示范基地,為南方電網公司在高海拔地區開展輸電線路自然覆冰形成機理及融冰機理、輸電線路防冰及融除冰技術等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數據。
“在這里,通過對不同類型、不同線徑的導線冬季覆冰情況進行觀測,可以獲知覆冰過程,對覆冰后融除冰處理提供技術資料和數據,為做好南方電網供電區域內的防冰工作提供科學支持。”梅花山防冰減災綜合技術應用示范基地運維專責張露松說。
即將建成投用的實驗室二期工程,將使該基地成為南方電網公司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高海拔自然覆冰、考核、試驗重點示范基地以及實驗基地,同時具備科研、生產支持、科普、展示、培訓五大方面的功能。
“二期投運后,我們最大的亮點就是永固型氣象塔,分為五層平臺。下一步計劃每一層平臺建一個自動監測站,用以監測每一個高層的氣象條件,除了為輸電線路防冰設計提供基礎數據外,還能為氣象預測提供依據,填補高層氣象數據的空缺。”梅花山防冰減災綜合技術應用示范基地主任曾華榮自豪地說。
超前部署 防患未然
作為給道真、務川、正安三縣供電的重要通道,220千伏石上線的部分線路位于海拔1470米的高山上,每年都是最早出現覆冰情況,且覆冰較厚。據貴州電網運行檢修分公司的輸電運行檢修技術專責歐進永介紹,今年貴州電網公司安排對該線路處于重冰區的3基鐵塔進行加固,并新增了1基鐵塔,大幅提高了線路的抗冰能力。
今年,貴州電網公司共有41個輸配電防冰抗冰項目,將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實際上,從2008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已累計投入30億元,完成985條10千伏及以上線路加固,全面增強了電網抵御冰災的能力。
與此同時,貴州電網公司全力保證覆冰預警監測系統智能監控設備的可靠運行。
“智能監控相比人工觀冰,一是提高了觀冰質量,比人工肉眼測算更準確;二是減少了人工爬山爬桿有可能帶來的人身風險,畢竟中重冰區往往都處于高海拔的陡峭山區。”歐進永說。
目前,貴州電網公司的網、省兩級監測系統已安裝的620個監測終端均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將能夠確保極端天氣下電力線路覆冰情況的及時、準確預警。 (吳玉霞 胡春 楊志堅 彭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