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冬,中共黨員,江蘇淮安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專家,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曾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范、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等榮譽。
●勞動者說 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讓客戶用好電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7月12日,在江蘇淮安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實訓基地,該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專家張冬在給10名帶電作業專業青年員工開展實戰訓練。培訓青年員工已成為這位帶電作業專家的一項日常工作。
從2001年第一次開展帶電作業以來,張冬從事帶電作業工作已有22年。他深耕配網不停電作業領域,累計參與帶電作業2萬余次,平均每年可減少停電時戶數6000余時·戶。
“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
1999年7月的一天中午,淮安大運河橋附近的一臺變壓器開關因老舊失修,接頭處出現打火,導致部分居民家中停電。供電員工要想維修這臺變壓器,需要將沿線十幾臺變壓器全部關停,會影響居民正常用電。當時還是淮安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員工的張冬和同事頂著壓力,停電維修了受損的變壓器。那以后,張冬意識到: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讓老百姓滿意的服務才是好的服務。
2000年12月,淮安供電公司開始在淮安地區推廣配網帶電作業。那時張冬才24歲,年紀輕、干勁足。他主動向單位申請,與5名同事組成帶電作業班,赴常州學習配網帶電作業技術,成了淮安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領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3個月后學成歸來,我們沒有立即開展帶電作業,而是每天三遍模擬帶電作業工作流程,持續一個多月研究帶電作業風險點和安全措施。”張冬說。
2001年5月,實戰考驗來了。5月12日,在大運河航運公司港口10千伏印染線附近,張冬和同事帶電更換用戶跌落式熔斷器。10時20分左右,絕緣斗臂車將張冬和同事送到指定位置。拿出工具,拉開跌落式熔斷器,驗電,做好絕緣遮蔽,拆除跌落式熔斷器……張冬和同事有條不紊地工作著。11時45分,搶修工作結束,首次完成帶電作業的張冬等人也松了一口氣。
如今,張冬已熟練掌握各項帶電作業技術。22年來,他與同事一起累計開展帶電作業2萬余次,并創下“零失誤”的安全生產紀錄。
“工作不能一味苦干,要學會巧干”
2020年12月11日,在淮安清江浦區10千伏廈門292線附近,張冬帶領帶電作業員工,在國內率先利用帶電作業機器人開展10千伏雙回垂直線路自主安裝接地環操作。抓取導線,剝除導線絕緣皮,放置接地環……整個過程均由帶電作業機器人自主完成。這項作業方法是張冬眾多創新成果中的一項。
對于新事物,張冬始終保持好奇心。他說:“工作不能一味苦干,要學會巧干。”從事帶電作業工作后,他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扎實掌握配網帶電作業技能,很快成長為淮安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專業技術骨干。2013年,為了發揮張冬的模范帶頭作用,淮安供電公司成立了以張冬名字命名的技術創新工作室。作為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張冬帶領工作室成員針對帶電作業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創新研究和實踐。
2021年,針對常規的斗內絕緣桿作業法操作不便等問題,張冬帶領工作室成員用時8個月研發出了一種斗內絕緣桿作業法專用輔助智能機械臂。借助該裝置,斗內作業人員可以在部分場景下獨立完成不停電作業,使作業效率平均提升50%。今年,“斗內絕緣桿作業法用輔助智能機械臂的研制”項目獲得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2021年職工技術創新優秀成果一等獎。
多年來,張冬先后主持完成科技項目、群眾性創新項目12項。他聯合工作室成員研發的6項創新成果取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項創新成果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我只是做了黨員該做的事”
2021年7月21日8時,張冬抵達國網江蘇電力技能培訓中心,準備為國網江蘇電力配網帶電作業新取證人員開展為期3天的不停電作業理論知識培訓。但工作微信群里突然出現的一條消息打亂了他的計劃:“鄭州市暴雨洪澇災害嚴重,需要緊急支援!”
得知這一消息的張冬立即向國網江蘇電力技能培訓中心提出暫停培訓,參與支援工作的申請。在確認不影響培訓工作后,他返回了淮安供電公司,加入該公司援豫抗洪搶險突擊隊。7月21日13時30分,張冬作為淮安供電公司援豫抗洪搶險突擊隊首批隊伍的中壓保電組組長,帶領7名帶電作業技術人員前往鄭州支援保電。7月21日20時抵達鄭州后,張冬就帶領中壓保電組成員趕赴作業現場。他們克服通信困難、作業環境復雜等困難,用1000千伏安中壓應急電源車為鄭州金水區祭城小區、清華城5號院小區的2000多戶居民送去了光明。
今年3月以來,淮安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張冬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先后參與了對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等9家定點發熱門診醫療機構和42條民生相關供電線路的梳理排查工作,并分別制訂電力保障預案,組織開展帶電檢測和安全隱患排查。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每當有急難險重任務時張冬總是沖鋒在前。“我只是做了黨員應該做的事情。”他說。(章岑 楊飛 郭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