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家電網寧夏電力紅色六盤山(送變電)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王朝曦收到了一條微信,是隆德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柳建寧發來的10名小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單。看到孩子們的成績都提高了,王朝曦開心地笑了。這10名學生是紅色六盤山(送變電)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與隆德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的聯合幫扶對象。
前不久,寧夏回族自治區公示2022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名單,其中就有王朝曦的名字。
王朝曦從部隊退伍后,2012年入職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10年來一直堅持做公益。在她的幫助下,一些身處困境的人重拾希望;在她的影響下,更多人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她先后獲得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全國最美志愿者等稱號。
王朝曦的志愿之路,要從10年前給20名山區家庭困難學生送愛心說起。2012年1月,王朝曦在媒體上看到寧夏南部山區彭陽縣一所小學有20名學生因家境貧困,沒有棉衣過冬,需要幫助。她立即聯系學校,購買了20件棉衣和20雙棉靴。一個周末,她坐上大巴,顛簸近400千米,再轉乘三輪車來到學校,將愛心物資送給了孩子們。
這些孩子中有個8歲的小姑娘引起了王朝曦的注意。她叫楊心雨,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出走,由奶奶照顧她和3個月大的妹妹。在楊心雨的家里,王朝曦看到,兩個孩子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除了返程的路費,王朝曦將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楊心雨的奶奶。此后,她每個月都給楊心雨寄生活費,過年還給祖孫三人置辦年貨、添置新衣。王朝曦的善舉漸漸被周圍的同事知道了,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距離彭陽縣最近的線路運維站的員工們主動承擔起資助山區家庭困難學生的任務,經常帶著物資去看望孩子們。
2013年12月,在單位的支持下,王朝曦和同事組建了“尚德寧送”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她被推選為隊長。服務隊開始針對山區家庭困難學生常態化、有組織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在與服務隊其他志愿者一起幫扶山區學生的同時,王朝曦還個人資助了12個孩子。這12個孩子都管她叫“媽媽”。這些孩子有的是她在志愿服務中結識的,有的是她在媒體上看到后經過多方打聽取得聯系的,有的則是她偶然認識的。有一個名叫馬海毛的孩子,就是她在醫院認識的。
2016年,王朝曦的母親生病住院。一天,她在病房外看到一對農村夫妻蹲在地上哭泣,便主動上前詢問。原來他們的兒子馬海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夫妻倆好不容易和親戚、朋友借錢湊齊了手術費,卻已經錯過了給孩子做手術的最佳時間。第二天是兒童節,王朝曦給馬海毛送來了玩具和零食,還有一個大大的蛋糕。病房的人都以為兩家是親戚,細問才知道他們竟是一天前才在樓道里認識的。
王朝曦想替馬海毛出一部分手術費。但得知王朝曦的母親也在住院,馬海毛的父母謝絕了。馬海毛出院那天,王朝曦特意將他們送到長途車站。馬海毛的母親說:“6年了,我這萍水相逢的好妹子每個月都給海毛寄衣服和錢,海毛現在管她叫‘王媽媽’。”
2017年4月,王朝曦開始負責單位的團青工作,進一步拓展志愿者服務隊的服務廣度和深度。服務隊拓寬思路,將之前對個體的、短期的資助升級為有計劃、成體系的公益項目,并嘗試與當地企業、協會聯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中寧縣大戰場鎮唐圈村“愛心小院”是志愿者李文軍開辦的,主要幫扶村里的留守兒童和老人。2018年,王朝曦從報紙上看到了李文軍的故事,便專程來到“愛心小院”了解情況。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聯合開展“微心愿”項目,幫助21名家庭困難兒童實現心愿。一個新書包、送父母一份禮物、去縣城看一看……王朝曦帶領志愿者服務隊為孩子們實現了小小的心愿。之后,志愿者服務隊開始長期幫扶“愛心小院”的孩子們,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每年新入職員工都會輪流來這里當一周老師,為孩子們講授課外知識。
隨著志愿隊伍不斷壯大,“尚德寧送”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今年更名為國家電網寧夏電力紅色六盤山(送變電)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人員從最初的15人增加到目前的180人。服務隊推出“守望花開 電靚夢想”志愿服務項目,已成功開展28期,資助學生超過700人。如今,這支隊伍活躍在黃河兩岸、塞上山川,志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受益者也越來越多。(張鵬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