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科特迪瓦扎涅變電站實現合閘送電,標志著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等中企承建的科特迪瓦電網發展和改造項目全面完工。自此,科特迪瓦500個村莊實現通電,又有8萬個家庭被納入供電服務范圍,45萬個家庭的用電質量得以改善。
科特迪瓦電網發展和改造項目是科特迪瓦能源領域最大的項目之一,也是中科兩國政府合作的重大民生基礎設施項目。項目除大幅提高科特迪瓦全國通電率、供電質量和供電安全以外,還有效提升了供電效率,減少線路損耗。
項目部在施工前期準備及施工過程中尤為重視對當地雇員的技術培訓。從自卸車的倒車入庫到運輸車的高低速換擋,從鐵塔基礎鋼筋的綁扎到模板的加工制作及安裝,中方技術人員克服了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這種培訓方法的應用,使項目部當地雇員占總員工比例約75%,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項目承建的工程橫貫科特迪瓦中西部地區,包括10條輸電線路、14座變電站,線路總長796.45千米。當地氣候條件惡劣,基礎建設落后,瘧疾高發,且施工區域大多在山區、叢林、沼澤地帶,項目施工難度大、工作量大。為此,項目部組織人員反復踏勘現場,多次分析并優化施工方案,與科方能源局反復溝通,確保施工過程中各個施工環節有序銜接、質量安全可控。
項目部首次在國外采用挖掘機加裝破碎器的方法開挖巖石基坑。傳統的巖石基坑采用空壓機開鑿方法,平均一基基礎需投入4名施工人員,開挖時間超過5天。而采用破碎器后,現場僅需半天即可完成開挖,人力成本減少75%,施工進度提高90%,施工安全性也大大提高。項目首次嘗試在國外鐵塔基礎養護過程中使用混凝土薄膜養護法,平均每基僅需2人,相比傳統的麻布、草簾覆蓋養護法節約了50%的人力。同時,養護一基基礎由原來的4小時縮減至現在的1小時,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