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轉型跑出“加速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4.4%;科技攻關捷報頻傳,創造一年7個“國內首次”;體制機制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22家……截至2021年底,中國華電改革三年行動臺賬任務完成率92.86%,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有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華電成立二十周年。中國華電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指出,要更加注重保能源安全、更加注重補發展短板、更加注重增創新動能、更加注重提經營效益、更加注重激改革活力、更加注重強黨建引領,全力實現“開門紅”開局穩,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
增“綠色”補發展短板
新春伊始,地處雪域高原的國家“十四五”重點建設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工程建設熱火朝天。
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在建水電裝機619萬千瓦,是目前國內在建規模最大的流域水電項目,基地在建和可研階段的水電、光伏和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400萬千瓦,成為國內以風光水儲一體化方式開發的最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
“公司將全面加快基地開發建設,年內確保蘇洼龍電站投產發電,首批330萬千瓦光伏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加快后續近300萬千瓦水電和200萬千瓦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建成國家級大型風光水儲示范基地。”華電金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貴良表示。
中國華電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上集中攻堅,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
這家能源央企2021年制定的“十四五”發展規劃、碳達峰行動方案承諾,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力爭達到50%以上。
實現新目標,需要新思路、新舉措。
中國華電出臺了推動風光電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和管控體系優化指導意見,分類分級優化風光電管控模式和管控機制,加大授權力度,授予直屬單位更大自主決策權,持續為新能源發展賦能。
數據顯示,新疆、甘肅、青海等區域列入國家首批大型風光電基地清單,國內首批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廣東陽江500MW項目并網發電,同類型企業中首座抽水蓄能電站福建周寧抽蓄項目實現雙機并網。
中國華電還成立了碳資產運營公司,搭建起公司碳資產集約化運營平臺,成為參加全國碳市場首批交易的能源集團,105家發電企業完成碳排放權交易履約。
有進也有退。中國華電加快退出過剩產能和低效無效資產,2021年“兩非”剝離完成率92.31%,處置低效無效資產231項,盤活資金25億元。加大法人戶數壓減力度,有效控制戶數凈增,2021年壓減法人32戶。
強“動能”造科技引擎
要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步伐,動力何來?中國華電的答案是科技創新。
“更加注重增創新動能,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引擎。”溫樞剛強調,要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主力軍作用,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全面提升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力。
中國華電緊盯企業自主創新深化改革,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形成1個智囊機構+1個中央研究院+N個研發機構的“1+1+N”科技管理體系和華電科技創新“生態圈”,積極打造“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把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已經成為華電人的共識。作為首批“雙百行動”試點單位,華電江蘇能源有限公司圍繞前瞻性強、綠色高效等項目,加大科技資金投入。2021年已取得集團批復科技項目計劃15項,完成各類專利授權28項。“科改示范企業”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重點項目和資金統籌協調機制,2021年研發投入同比增加5,000余萬元,成功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電“睿”系列電力工業控制系統。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激勵至關重要。中國華電實施“揭榜掛帥”和“軍令狀”機制,在氫能、儲能、低碳等7個領域實施首批13個“揭榜掛帥”項目。完善科技獎勵辦法,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力度,將承擔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建設、承擔重大攻關任務等納入獎勵范圍,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多的資源配置權、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激發創新積極性。
在此之下,更多的成果在涌現:2021年實現百萬千瓦機組DCS、9E燃機TCS等自主可控工控系統重大突破和新能源國產密碼系統上線運行,相繼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創造一年7個“國內首次”;水電監控和保護裝置等5項技術入選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其中重型燃機國產化控制系統入選“2021年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十大成果”……
激“活力”推改革攻堅
面對“雙碳”目標帶來的轉型緊迫性,體制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華電確立了以實施“重點專項工程”“綜合改革工程”“典型引領工程”三項工程為重點的改革實施路徑,明確了7個方面、34項重點改革任務和82條具體改革舉措。
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頭戲之一。結合新能源項目發展,中國華電加強與政府、設備制造商、終端用戶等各類社會資本的合作,促進與各類資本優勢互補,2021年公司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22家,引入非國有資本總量16億元。
要混資本更要轉機制,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動力。
中國華電聚焦“三能”目標,深化勞動、人事、分配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截至2021年9月底所屬各層級子企業100%實現應推盡推、應簽盡簽,并以此為牽引,在各層級干部員工中強化“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導向。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在市場化程度高的5家企業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也要“能進能出”。實施“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和“青年駿才”計劃,公司新進員工基本實現100%公開招聘。集團層面統籌確定7類11項員工退出標準。
收入則要“能增能減”。中國華電在“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重要子企業”等直屬單位開展工資總額備案制管理,賦予企業更大的薪酬分配權。大力推行寬帶薪酬制度,薪級依據績效考核結果動態調整。加大向核心崗位、骨干人員和一線關鍵苦臟險累崗位的分配傾斜力度,對引進的急需高層次人才實施協議工資制,并實行單列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華電還成立集團公司中長期激勵工作小組,在28家企業分別開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分紅激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激勵,有效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先行先試的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優化薪酬分配機制,構建縱向22個職級、橫向9個薪檔寬帶薪酬體系。華電江蘇能源有限公司,加大效益工資考核,設置9檔效益工資增降率,效益工資占比提升到工資總額的35%;建立了全員“賽馬”業績考核,圍繞新能源發展、科技創新等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分類設立A類、B類創優指標達37項……
中國華電聚深化改革之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快馬加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