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7月的湘東驕陽似火,感受到日漸攀升的氣溫,從生產現場一路走回辦公室的大唐華銀攸縣能源公司設備管理部主任劉政心中愈發緊迫,轉眼進入了迎峰度夏關鍵時期,設備能否經得起考驗?人員能否擔得起重任?疑問和焦慮不禁涌上了劉政的心頭。
此刻,一個早已被他思慮多遍的方案在心中敲定,他順勢打開手機,點進攸能設備管理部微信群,發送了一條消息:“從本月開始,發電部將安排運行巡檢跟點檢員一起巡視點檢設備,請各專業在點檢當天及時跟值長聯系。”
運行巡檢和點檢員一起巡視設備?這是為何?
各專業瞧著手機上發來的這條消息直覺“新鮮”,紛紛在心中打上了問號。但多年的點檢經驗,立馬讓他們明白了這條消息背后的深意。
用好“金點子”崗位融合促提升
“以前,發電部和設備管理部之前像是隔著一層看不見的壁壘,運行人員由于對設備結構不夠熟悉,缺乏提前預判缺陷和異常的敏感性;點檢員由于缺乏運行經驗,在檢修時難以站在運行的角度考慮問題,消缺沒有緊迫感。久而久之,推卸責任,惡性循環,逐漸給公司安全生產穩定帶來了不利影響。”
“各掃門前雪”的現狀讓兩位部門的主任憂心忡忡,卻又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大家的“出身”不同,處事方式不同,如何才能求同存異、統一步伐?
“設備管理部要把老廠‘生技科’的職能撿起來!”正在劉政迷茫之時,5月底的一次生產早會上,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馮偉擲地有聲的一席話振奮了他的精神。
“生技科”是什么部門?會上,許多年輕職工都在心里犯嘀咕。對于老職工來說,這個詞是再熟悉不過的,但對于年輕職工卻很陌生。相互一問才知道,“生技科”牽頭管理著生產和技術的部門,是聯系和協調運行和檢修的紐帶,要提升生產管理水平,既要縱向抓專業技術,還得橫向抓管理協調。
會后,劉政回到辦公室立即將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并在筆記本上將“運行”和“設備管理”兩個詞匯進行重點標記。當眼神在這兩個詞之間徘徊之際,聯合巡檢的“金點子”就在他的腦海里應勢而生。
想法初具模型后,劉政立即來到了發電部主任黃登波的辦公室,與他探討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后續的具體安排。“點檢員本來每周就得進行兩次點檢,運行人員的巡檢也是日常工作,我們何不把這兩種巡視結合起來?既不額外增加職工的工作量,又能增加運行與設備管理技術人員的互相了解,還能更好地促進生產系統管理。”
想法不謀而合,黃登波立馬點頭答應,同時還提出為“聯合巡檢”增加特別的“講座”:“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如果能掌握開停機操作及注意事項、以往存在的問題,在檢修時更能高效地決定檢修方式,我來安排值長給點檢進行講課,趁熱打鐵,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越是交談,兩人越是心潮難平。
7月初,設備管理部和發電部開始開展聯合巡檢工作。每周一專業,每日一交流,現場教學,博采眾長,點檢人員已由以前的把故障判斷和分析的重心全部放在現場設備上,轉變為從機務、控制等方面全方位分析故障原因,切實促進了崗位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滲透,共同提升公司的本質安全。
畫好“同心圓”合力攻堅出實效
回望該公司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部門之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已逐步趨向常態化,在潛移默化中落地生根。由副總師統籌協調,各部門深入配合,管理“同心圓”開始發揮輻射效應,越來越多的難點、堵點、痛點被一一擊破。
“撈渣機鏈條1個月就得截兩次,不僅消耗了人員的精力,而且安全風險大。”刮板磨損大以及鏈條截鏈頻次高,一直都是撈渣機的這兩個老大難的問題,設備管理部和發電部以前雖然發現了這兩個問題,但因為處在各自職責范圍的邊緣,大家沒有深入去研究,隨著而來的結果便是這兩大難題越演越烈。”
發現問題就得馬上解決。在副總師的牽頭下,設備管理部和發電部針對專項問題召開專題會議,各部門坐在一起分析原因、交流意見,同去現場尋找癥結,找準病灶,各項工作明確分工、劃分責任。最終,撈渣機的兩大難題迎刃而解,撈渣機鏈條由原來的一個月截兩次,變為一個多月截一次,刮板磨損明顯減少,設備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如果主要輔助設備運行參數不掌握,設備損壞后,只看現場能否判斷是設備本身問題還是操作問題?”劉政在現場對點檢及專工的一次次發問讓人紅臉出汗。他深知,一旦發現異常,光看現場很難判斷成因,只有加強對參數的掌握,才能全面分析并解決異常。
6月份,為了給機組安全進行“雙層加碼”,提升發現隱患的敏感性,設備管理部要求點檢及熱控班組改變“重現場、輕參數”的傳統巡檢模式,增加SIS畫面的巡視內容,同時,鼓勵點檢向運行人員請教取經,加強對畫面和參數熟練程度,既全面掌握了設備的參數和性能,又為運行監盤多加了一道安全監護。
在“同心圓”的輻射下,生產系統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意識逐漸提升、“大安全”理念逐步形成。
念好“緊箍咒”層層監督強落實
強化設備管理,僅僅靠口號是沒用的,必須要有落地的措施和硬核的手段,將“嚴、細、實”的工作作風貫徹到底。
以往的事故教訓往往告訴我們,事故的發生往往不是沒有措施和制度,而是執行不到位,監督不到位,把關不到位,造成層層失守,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結局。迎峰度夏近在眼前,設備可靠性至關重要,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必須要安排到位、執行到位,監督到位。
技術監控是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缺陷管理是保證設備可靠性的有效抓手,這兩個崗位的工作對于設備管理來說尤為重要。針對該部門專責“新手”較多的特點,設備管理部要求在工作安排上既要重布置安排,又要重指導監督,設備管理部中層沉下身子深入其中,緊抓人員思想源頭,交流其崗位重要性并傳授工作經驗,為職工引好路,開好頭,引導職工克服思想惰性,樹立積極向上、主動作為工作觀。
同時,技術監控人員與缺陷管理人員常態化深入現場,技術監控專業每月抽查一個專業的定期工作,每周到現場抽查一條技術監控問題的整改情況;缺陷管理人員每日到現場核實兩條缺陷的處理情況。兩專業人員每周還得下一次班組參加班前會,并在會上宣講技術監控、缺陷管理與各班組相關的內容,確保人人重視、層層落實。
為進一步強化各級人員的逐級管理意識,設備管理部從7月份開始實施“三個一”機制。即設備管理部所有中層及點檢長、專工每月至少一次跟隨點檢員現場點檢;每月至少一次對分管專業點檢組的臺賬進行詳細的檢查;每月至少放置一張現場稽查卡。一方面確保問題處理有落實、有監督,另一方面壓實了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實現規范化的管理。
由點及面,層層壓實責任既是一種“緊箍咒”,也是提升設備安全性能的有力保障。
踏著滾滾熱浪,劉政走進機房又開始了一天的現場檢查。路上偶遇正在“聯合巡檢”的兩個小伙子,瞧著他們緊盯設備的如炬目光和密切交流的認真模樣,劉政心中愈發堅信:“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迎峰度夏,我們將面對挑戰,也必將贏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