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可真是個多事之秋。不光疫情肆虐,風電事故也層出不窮。根據風電世界統計公開信息,今年已經發生了十余起國內外事故,尤其是最近國內發生的兩起事故,最為引人矚目。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風電事故呢?責任又該由誰來負責呢?風電世界總結了十二種最常見的事故原因,其中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加強管理杜絕。
一是高速剎車點燃漏油導致火災。這是近期某安裝老機組,出現火災的最大可能。一般來說,老機組沒有配置自動消防系統,且漏油情況較多,一旦遇到剎車過急,所產生的火星極易引燃漏油。預防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及時清理油污,定期檢查剎車,做到風電項目的嚴格管理。
二是剎車失靈機組飛車。一般情況下,這是由于機械故障或人為操作失誤所導致的,同時,較大的風速也是誘因之一。早期一些機組的控制系統不完善,機械系統由于運維不及時,檢查不到位,可靠性較差,可能出現失靈情況。2021年的一場此類事故,則是由于人員操作失誤導致剎車故障產生。預防這類事故,最關鍵的仍然是做好定檢維修、運維管理與人員培訓。
三是趕工期安裝驗收對付事引發倒塔。有專家認為,2020年陸上搶裝,人員不足、設備不足、時間不足,必然會導致一些此類事故發生。而近期內黃3.3兆瓦機組倒塔,有人猜測這類原因可能性較大,因為該項目正屬于該時期并網。避免這類事故發生,首先是安裝公司要做好人員培訓,驗收人員要敬職敬責,說到底,仍然是管理的問題。同時,風電事故無小事,一定要樹立安全意識與罪責機制,越著急的時候越要做好本職工作。
四是風速超過極限載荷倒塔或葉片斷裂。這類情況多見于臺風與三北高風速地區。一般風電機組都是按照一定的極限風速作為標準進行設計,但這并不能完全避免機組在安裝后,不遇到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大風,超出極限載荷。每年全球都有一些機組因為臺風、颶風、暴風,導致葉片斷裂甚至機組倒塔。此類情況幾乎無法完全避免,只能是在機組設計時,盡量留好安全余量,提升設計標準,同時在控制系統上做文章,在項目管理上提前做好應對工作,該停機停機,不要搶電量。
五是變槳軸承開裂葉片甩出。這一般是設計缺陷所導致的。多年前我國曾發生多起此類事故,之后主機廠對出現批量問題的產品進行了技改,一旦可能發生事故,機組會自動報警并停機,此類事故少多了。避免這類設計缺陷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盡量采用可靠性高的設計方案,成熟的設計圖紙不要隨意修改,不要在設計安全上輕易妥協。
六是塔筒過度減重導致倒塔。此類事故大多由于柔性高塔在遇到極端天氣時,僅依靠控制策略無法發揮作用,導致機組塔筒過分彎折或出現震動產生事故。2021年,主推柔性高塔技術的某國外主機廠曾在國內一個項目中,出現過此類事故。而近期出事故的內黃3.3兆瓦機組搭配了140米高柔性塔架,也有因此出問題的可能。避免事故的辦法,是不要有投機心理,在嚴格成本控制下也不可過度jia減重塔筒,盡量完善控制策略,或采用可靠性更高的高塔架方案。
七是雷擊導致葉片開裂。這一種事故早期較多,常見于中東南部或高海拔地區,目前比較少見了,因為主機都配有比較先進的防雷系統。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有了,就是采用更先進的防雷方案。
八是安裝后未鎖死葉輪導致飛車。2021年某主機廠在進行首臺樣機吊裝時,就發生了此項事故,影響非常大。現場人員眼睜睜看著葉輪越轉越快,卻沒有任何辦法解決飛車問題,直至葉片掃到塔筒整機四分五裂。據后續調查發現,事故產生的原因是葉輪吊裝好后,沒有按照規定鎖死葉輪,一陣強風導致葉輪失控飛車。避免此類事故的方法唯有加強項目現場管理,不遺漏任何安全細節。
九是機位點選址有誤導致機組連根拔起。2015年某風電場出現過此類事故,事故機位點處于山坡之上,在大風天山坡產生加速效應,超出機組極限載荷,將風機直接掀倒。這是由于早期風電項目設計經驗不足,設計軟件成熟度不足。目前新的項目已很少會出現這樣的設計失誤。
十是不按規定實施安裝工序導致吊車傾覆。2022年伊始,我國就發生了一個主吊傾覆的事故。一般情況下,這都是由于安裝公司沒有嚴格按照工序進行安裝,或是為省成本采用噸位不足的吊機安裝機組,甚至于在風速超出安全吊裝要求情況下吊裝所導致的。風電機組安裝是一個細活,一點疏漏就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項目業主需要加強現場管理,做好安裝前各項準備工作,任用具有豐富吊裝經驗的安裝公司,主機商做好技術交底。
十一是道路修整不當導致運輸事故。這類事故非常常見,尤其是在山地項目中,由于修路時坡度與彎道沒有考慮周全,路勘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不足,或是司機經驗不夠豐富導致。這類事故通過加強管理,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十二是運維管理疏忽人員受到傷害。這類事故最為常見,比如運維過程中沒有戴好安全帽被東西砸到,沒有按照安全管理要求斷電帶電工作導致觸電,沒有按照規定操作流程操作導致機組飛車,沒有停機就上機維修,在大風天進行機組外側清洗工作等。總之,幾乎全部是由于管理疏漏造成的,解決方法也很簡單,高標準不松懈地做好項目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