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改變山河,硝煙終于散去。
時間沖淡記憶,歷經戰火洗禮,耄耋之年的蘇林賢,對人生有深刻理解:“牢記入黨初心,黨員使命宗旨,一生身體力行。”
滿頭銀絲,精神矍鑠,手握“抗美援朝紀念章”,目光盈盈,言語從容,講述崢嶸歲月……
國門戰火催征號,虛報生辰倔骨傲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至中朝邊境,戰況告急。
“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跨過鴨綠江就是我們了。”談起志愿參軍,蘇林賢十分純粹,只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7歲的少年,空有一腔報國志,卻因年齡拒之門外。心有不甘,“虛報”年歲。于是,“18歲”的他,瞞著家人,偷偷提交報名表。明知此去生死未卜,仍是義無反顧勇向前。
作為村里婦女主任的母親,得知后堅決反對。蘇林賢是家中長子,弟弟妹妹年齡尚小,他這一去,后會無期。
本身家境貧寒,大哥和二哥出生即夭折。一家十口居住在四川峨眉山的深山老林,祖祖輩輩吃不到大米,全靠樹葉、樹根、玉米充饑度日,終于盼得蘇林賢長大成人,指望他能養家糊口,可他卻一心要去扛槍桿。
“國都沒有了,還談什么家?”聽著蘇林賢的話,大家陷入沉思,家國,何為大?孰重孰輕?負責征兵的營長上門講述志愿軍保家衛國的意義,母親終于松口同意。
翌日,在不舍與擔心中,家人送他離去,此一別,不奢求再見。
1951年6月,蘇林賢體檢合格,正式入伍。告別家人,與400名同鄉從峨眉出發,步行到五通橋領取軍裝,做輪船經重慶、武漢到錦州北大營參加新兵連集訓,得益于此前的學生干部和農協會副主任經歷,任命為副排長,正式開啟軍旅生涯。
援朝萬里飛如箭,生擒豺狼意志堅
“自參加抗美援朝以來,工作一貫積極,并能團結和幫助同志,經評定及批準榮立三等功。”歲月斑駁的軍功章,是他人生中最自豪的時光。
蘇林賢跟著部隊,雄糾糾氣昂昂,從丹東跨過鴨綠江,抵達朝鮮進入作戰區。正式編入高炮61師603團炮兵連,擔任通訊員。
“去到之后,我們看到民眾四處逃亡,滿目瘡痍。”敵機不定時在空中盤旋,炸彈隨時可能在身邊落下,地雷防不勝防。
當時,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第二階段,雙方陷入膠著。“我們的空軍力量還不夠強大,戰斗機不像美軍的既能偵查,還能轟炸和俯沖掃射。”對空作戰我方完全不占優勢,作戰部隊少而又少,武器裝備不夠先進,制空權基本掌握在美帝主義聯合軍手中。隨著蘇林賢他們的高炮部隊和空軍部隊開赴朝鮮戰地,終于扭轉被動局勢。
說到這里,蘇林賢情緒激動,突然站起,目視前方,仿佛回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場。
“1953年4月,在望日里敵區。我團成功擊落一架美國王牌飛機——‘疙瘩狼’,并活捉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王牌飛行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當時,飛機被高炮彈掃射中彈,飛行員跳傘,正好在團部門前500公尺的上頭山,朝鮮百姓看到了,拿起鐮刀斧頭就要去砍他。幸虧團部的警衛員反應快,一下沖上去包圍抓住了他。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在戰場前線,蘇林賢每天天黑前背著沖鋒槍、行軍包,步行往返10公里,及時準確傳達團部寫給連隊的最新口令及文件精神。
吃的是糙面和壓縮餅干,五谷雜糧按比例炒熟和碾碎。沒有熱水,難以下咽,怎么辦?抓起地上的積雪,就著雪水往下沖。睡的是木板裹著草的床。朝鮮濕氣重,長此以往,牙齦經常發炎腫痛,因此落下病根。蘇林賢在30多歲牙齒就全部掉光。
吃不飽、穿不暖,條件的艱苦還能克服,最讓人不寒而栗的,是每天都在和死神較量。
回想起那次離死神最近的經歷,仍然記憶猶新。有一天,部隊要過橋,突然頭頂上空傳來敵軍戰斗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迅速掠過頭頂,一個掉頭,迎面沖著部隊掃射而來,子彈密集的像米粒一樣,跑都跑不脫,所有人心想:“這次完了。”危急時刻,友鄰的高射炮突然支援,敵軍戰機見勢不妙,迅速拉升撤離,蘇林賢他們終于轉危為安。
歷經兩年零9個月浴血奮戰,抗美援朝戰爭終于取得偉大勝利,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
1955年,他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也用一生的忠誠,兌現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歲月如歌,浩氣長存。蘇林賢上了軍校,可那份報家情懷從未擱置,先后擔任重炮營排長,工程兵團副連長,授予少尉、中尉軍銜。
好人好馬上三線,一生奉獻無怨言
“我始終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革命傳統,發揮表率作用。”1970年復員回鄉后,蘇林賢始終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保持軍人作風。
當年1月,周恩來總理發出“加快龔嘴建設”指示。4月,國務院、中央軍委發文,要求加快龔嘴水電工程建設。
看到招軍工告示,蘇林賢骨子里斗志又被點燃,帶領150名軍工,在最小的兒子出生的第二天,毅然決然前往龔嘴水電站,走上支援祖國“三線建設”道路。
四川樂山,大山深處,在工程如火如荼建設時,一場天災悄然而至。1975年仲夏之夜,又是一個雨季,大渡河水位漸漲,防洪度汛,刻不容緩。
凌晨2點,熟睡正酣,鈴聲響起,傳來修配連工作人員著急的聲音:“書記,你快下來,大家各自為戰,自己管自己的,誰也不聽誰的,防洪工作難搞啊!”
原來,車工排、電工、鉗工、木工都住在砂石料的坑道,條件不好,加上雨季,漏水、滲水問題嚴重,大家難以形成配合,眼見水位越來越高,形勢異常嚴峻。
蘇林賢一腳登上防水靴,披上雨衣,拉上電工排長,冒著大雨急急忙忙就往山下趕去,才走到半山腰,“嘩嘩嘩”的聲音便從不遠處傳來了。
“糟了,泥石流,趕快跑,救人。”他大喊一聲就往山下跑去。一路小跑,借著手電筒望去,一片狼藉,原本在山頂的2棟房子,全部被埋,撕心裂肺的呼喊求救聲在黑暗中揪著人心。
“同志們,趕快起來,先救活人。”蘇林賢在供電站宿舍外喊了一嗓子,幾十個小伙子,聞聲匆忙爬起,有的穿著褲衩就跑出來救人了。雨夜中,蘇林賢安排好人手救援,就匆忙跑去向黨委書記匯報,請求指示。
一道閃電劈了下來,霎時天空大亮,在看到眼前之物時,他一下子頓住了身形,“泥石流沖垮了電線桿,倒在面前的必須淌過的路中央。”
過,還是不過?過,也許他會死。不過,同志們怎么辦?
他遲疑了2秒鐘,一咬牙,一腳跨入了水中,卯足了勁,兩步就跳了過去,迅速往辦公樓跑去,事后回想,萬分后怕。
無獨有偶,電站的建設一切按部就班之時,基坑突然冒水,變成“泥坑”,遲遲無法澆筑,成了發電的最大阻礙。
出水點不明,沒人敢打包票,正當大家愁眉不展,身為黨支部書記的蘇林賢,立下軍令狀。
沒有工器具,那就用塑料桶提,一桶、兩桶、三桶……帶著20多人,輪班干,晝夜不停,不喊苦,不叫累,不后退。
一個月時間,在沒膝的泥坑里,硬是一桶一桶把稀泥清理了出來,給澆筑騰開了道路。
“那段時間,工地上的高音喇叭天天喊,攻下了最大的碉堡,戰勝了最頑固的攔路虎。”蘇林賢眼中,滿是自豪。
“我是軍人,也是共產黨員,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計個人得失。”蘇林賢把榮譽看得很淡,不為名為利,有榮譽總是選擇退讓;有漲工資的名額,也主動讓給家庭困難職工。
一幕幕、一樁樁、一件件,道不盡辛苦,說不完泥濘,唯有一心向黨,方不負來時路。
看著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他從心底里感到幸福。“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能夠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是最開心的事。”
英雄遲暮,情懷依舊。1993年,蘇林賢正式退休。如今88歲的他依然在身體力行承諾,擔任干休所黨支部副書記,力所能及,一以貫之,做好黨的基層工作。
而他身上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也必將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精神矍鑠的蘇林賢(譚瓦霞/攝影)
蘇林賢(前排左三)軍校畢業留影
蘇林賢(前排右二)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
蘇林賢(第二排左七)參加水電七局黨支部書記培訓班
年輕時的蘇林賢與家人
蘇林賢與妻子大女兒(譚瓦霞/攝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