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計劃在“七一”實現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作為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消息一經證實便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媒體記者探訪。
“都要發電了,機組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嗎?”
“中國制造的百萬千瓦機組到底長什么樣子?”
帶著和記者們的同款疑問,5月底,我也有幸一同走進白鶴灘左岸地下廠房,親身體驗機組安裝過程和氛圍,一睹究竟。
白鶴灘水電站共安裝16臺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機組,我所在的單位水電四局負責安裝電站左岸的8臺機組。在走進廠房之前,我對“世界單機最大”概念懵懂,畢竟只是在照片上見過,無法直觀地感受一臺50多米高、8000多噸重的機組,放到眼前得多震撼啊!
我們一行人乘車在地下隧道里穿行,拐了幾處彎,終于抵達機組安裝廠房。剛下車最先看到的是左手邊的一排彩板房,細分了好幾個會議室和班組休息室,因為在地下,光線較弱,24小時開著燈。每個休息室的大長桌上都擺著大家的水杯和飯盒等物品,為了坐著舒服,工人們在還在板凳上裹了幾層白色海綿。工作人員介紹,“我們17個班組和幾個部門,包括業主、監理都會在這里開會、休息。”
出了板房往前看去,整個機組安裝廠間就是一塊規整的大長方體,廠房兩側高高地立著架子,一些工人正在進行裝修,已經裝修出來的一片墻壁上,掛著兩條鮮亮的紅色條幅,寫著: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精心安裝世界一流傳世精品。地上最前面擺放著的是7號機組的轉子中心體,往后依次是其他6臺機組,“8號機組要等5號機轉子吊裝完成后騰出位置,才能進來。”
我們的頭頂是4臺橋機,正吊裝著設備在兩頭來回工作。
沿著廠房通道往前走,左手邊是機組,右手靠墻是整齊排列的宣傳展板,其中有幾塊上面密密麻麻印著各類二維碼,施工技術方案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等一掃便知。
廠房內氣溫悶熱,浮塵較多,大家為了防止一些材料的化學傷害和工具的物理刮傷,都穿著長袖工服,加上戴著安全帽,幾名工作人員的額頭、鼻頭都沁出了微微細汗。卷線班的韓班長是位老四局,從84年就跟著水電四局在龍羊峽水電站工作,是機組安裝的行家,問他和相比以往,百萬機組安裝有何不同?他很樸實地告訴我們,其實在安裝人員的眼里,就是大和小的問題,不懂的人覺得難,懂的又覺得都不難,所以都具體說不上來什么是難點。
但同行的技術人員告訴我們,白鶴灘水電站引領世界水輪發電機組邁入百萬千瓦級,當然不是中小型機組的簡單幾何放大, 具有許多新特點、新結構,需要采取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技術,安裝精密度非常高。正因為它都用的是高端材料,工藝進行了優化,所以安裝起來反而簡單了。
“左岸機組安裝都是兩班倒,所以整體進度一直是靠前的。我們15個人50多萬張疊片,20多天就可以裝完。本來每臺機組定子下線的時間一般是120天,但水電四局基本60多天就能完成。”胡志偉是機組的安裝指導之一,他介紹道。
當天正在重點準備5號機組定子下線,一些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機組定子線棒安裝。別看它平平無奇,據說造價非常高,一根就要七八萬,一臺機組一天能嵌線120根左右,大概3天左右下完一層,之后用玻璃絲繩綁定,再用膠水固定,之后下第二層,最終一臺機組要用到1620根線棒。
定子是機組安裝過程中最復雜的部件,左岸機組定子先要由人工疊裝50萬張沖片,再進行鐵心磁化試驗,之后下線,最后進行整體耐壓試驗,等試驗通過,一臺機的定子算是徹底安裝完成。
在6號機組轉子處,一名年輕小伙正在調解測圓架,這是為了糾正轉子的圓柱度。對于直徑達16.2米、高4.1米的轉子來說,圓柱度控制在0.49毫米,同心度控制在0.07毫米,要達到只有一根頭發絲偏差的精度,這些都需要人拿著工具一點點測量調整。在直徑約16米的轉子架上,只見他一寸一寸的移動著,問他一個人干活是不是太孤單了點,沒想到這個96年的年輕人卻很老成地告訴我:一個人干活很安靜,反而挺享受的!
再往前走,來到3號機組前,人驟然多了起來,紅的、黃的、藍的、白的安全帽相交在一起,大家圍著幾臺電腦討論著什么,里面竟然還有不少女同事。經詢問,原來是實驗室的同事們正在進行機組調試。其中一名叫王苑的姑娘,一頭短發一副眼鏡,顯得特別干練,得知她學習的就是電氣調控專業,我驚訝地問她:大家都說女生學習這個會很苦,很多人學了都后悔,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王苑一臉的從容和自信:沒有啊,白鶴灘2號機組也是我參與調試過水的,我覺得很自豪!她旁邊站著的另一個姑娘叫汪萍,更年輕,只有25歲,扎著低馬尾,兩人一起配合著調試,這個在電腦上核對數據,那個上前去調整保護柜上密密麻麻的按鈕,一轉頭就全然顧不上和我們說話了。
再仔細看,這群試驗實里的年輕人還不少!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但旁邊一臺桌子上還放著一盒沒打開的白米飯和炒雞蛋,不知道是誰還沒來得及吃還是準備不吃了。這里油漆味也這么大,吃東西應該不太方便吧,我暗暗思忖。
“我們白鶴灘機組的口號是‘精品機組、美麗機電’,你們可以看看我們的配線,絕對治愈強迫癥。”我們繞到發電機保護柜后,果然一排排電線按照顏色整整齊齊地被歸類,賞心悅目。工作人員繼續介紹道:“配線,向家壩水電站比三峽的好,但白鶴灘的比向家壩的好,可謂是精益求精!”
3號機組再往前走幾步,就是已經安裝好的1、2號機組,已經蓋上了機罩,這就是即將發電的首批機組。在沒來之前,我就聽說了1、2號機組有名的“硬幣試驗”,因此也想迫不及待地試一試,可惜身上沒有硬幣,就和央視記者一樣,把手里的一瓶礦泉水放了上去,果然,瓶內的水面只是輕微晃動,而把手放上去則毫無感覺。“太神奇了!太穩了!”
“這就和‘地鼠三兄弟’一樣,你們只看機組上面根本不知道下面有多龐大,也無法感受要達到這種穩定性,它的安裝精度有多高!要看到它下面的轉速,你才知道這么大的龐然大物最后竟這么‘鐵漢柔情’。”
跟隨工作人員,我們再往下4層,來到水車室門前,隔著一道鏤空門,看到了下面飛速運轉的水輪機軸。穿行在粗細不一的管道中往回走,同行的伙伴打趣地說,如果按照1度電賣3毛錢來算,一臺百萬千瓦的機組1小時可以產生100萬度電,16臺的話,一天就可以創造一億的價值!大國重器真不是蓋的!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白鶴灘機組是怎么發電的,隨后我們又先后到主變交通洞和白鶴灘550千伏GIS和GIL設備室參觀。“電流要經過這里轉化再增強,之后輸送出去。”只見通體白色的管道整齊有序,在半空中縱橫交錯,看起來充滿了科技感和未來感。“這里都可以拍科幻電影了!”大家嘖嘖稱奇。
至此,我的白鶴灘機組廠房游便畫下句號,但四局人的精品機組、美麗機電之路還在繼續。“白鶴灘2號機組被稱為‘完美’的機組,它還比1號機組安裝時間快了5天,但在這里記錄隨時可能打破,最完美的機組永遠是下一臺。”車上,大家對電站的討論還在繼續,一位同事頗為自豪地說道。
即將投產發電的2號、1號機組
首臺百萬千瓦機組安裝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