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去,建(個)元高速公路就像一位二八年華的少女,玉簪綰發,遠山做眉,絲裙曳地,閑適哀牢。
但這一榮耀卻是電建路橋人歷時4載精心打磨而來。他們用一雙雙巧手繡出了一件華服,用繾綣摯愛換了建(個)元高速一身風雅,也讓這半遮面的高速顯露人前,驚艷紅河。
包家莊大橋:白玉綰青絲 · 簪就三千繁華
有人說,愛上它,始于顏值,陷于精致。
遠處眺望,包家裝大橋仿佛一件和田白玉簪子,綰在了建(個)元高速的青絲之中,在陽光下,溫潤細膩。而這些原本散亂的青絲,也因為一支玉簪,緊密聯通,匯聚一處,讓原本寂寥的茶馬古道日漸繁華。
這座大橋由電建路橋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科研團隊提前設計、歷時4年繪就、通體打磨、拋光保養,用“精致”二字來形容再適合不過。
“起于百米之巔,架起一道飛虹”說的便是包家莊。它全長1006米,鋼結構組合梁部分630米,重7300多噸,左右幅分離式設置,橫跨峽谷之間。
這里地形起伏、山體陡峭,橋面距谷底最大高差為130米,100米以上超高墩就有7根。
在地質復雜、高空作業等各種風險疊加條件下,項目與清華、同濟等高等大學組建科研團隊,決定打破傳統工藝,率先使用窄箱式的鋼混組合梁,采用無導梁技術和步履式頂推施工工藝。
通過拼裝、焊接、定位、對接、鎖定、翻身、涂裝等數十道工序,將每節長12米,高3.5米,重40噸的各個鋼梁,橫跨70米通過頂推的14個控制系統精密控制,環環相扣,最終瓚成包家莊這支簪子。
興隆隧道:淡掃蛾眉已無暇 · 腹有詩書氣自華
隧道的養成并不簡單。
興隆隧道深藏大陽山之間,只可遠觀,未得親近。項目只能先耗巨資開鑿幾公里的環山便道方便機械和人員進場。
在隧洞施工過程中,電建路橋人遍覽群書,廣交名校,革新設備,科技攻關,克服了隧洞進出口高差達150米,穿越大斷層,地質條件復雜,施工中遇到軟弱大變形、高壓涌水、高溫、長距離反坡抽排水以及長距離通風散煙困難等諸多技術難題。
在嚴把質量安全強關的同時,快速掘進,日夜奮戰,拭過山中的灰塵霧靄,迎著三千個日夜的晨露晚夕,方得見出口的風嘯竹搖。
為保存最原始的自然地貌,電建路橋人以環保為旨、翠竹為引,糅合五色,制成螺黛,描在了端墻式洞門的眉間。
這毫無二致的表面下,一經深析,難掩的便是詩風詞韻的靈魂。這平淡無奇的蛾眉處,但若沉思,點入的便是青山綠水的柔情。
來過興隆隧道的人都說,這個隧道裝扮素雅。
可能正應了“螺黛染就胭脂色,不如洗盡鉛華”這句話,在隧道淡雅的眉眼后,難掩的卻是清麗脫俗的氣質和才華。
尼格高溫隧道:采得新絲線 · 捻入冰縷衣
建(個)元高速除了適合明艷動人這個詞語,再加“嬌氣”一詞,也不為過。
說其嬌氣,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只著冰絲衣。此件冰絲衣由數千人身浴88.8℃高溫,采取新制絲線,引入高端技藝,耗時763天方得完工。
尼格隧道位于克勒山下,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地形地貌復雜,植被茂密,施工道路匱乏,且臨近水源保護區——尼格溫泉。
隨著掘進深度的增加,隧道內溫度日益上升,隧道內鉆孔溫度曾高達88.8℃,水溫高達63.4℃,空氣溫度也高達56.4℃,甚至部分施工段出現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工作人員在作業區不能持續工作超過2小時。
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電建路橋人巧化難題,配置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四合一氣體檢測儀、壓縮氧氣自救器等8項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和防護設備保證施工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
在多處添加制冰、噴淋灑水、加強通風等傳統冰絲基礎上,引入耐高溫雷管、混凝土等新絲線,采用多臂鉆工藝,替換人工,最終趕制出獨一無二的綺羅。
如今高速通車在即,回首過往,感慨萬千。電建路橋人曾一同在大陽山上采露,露水暈染反光衣,亦曾與山間明月共舞,揮一身汗,攜月色歸家。聽蟲鳴鶯語,拿蒲扇捕蠅,在高山峽谷間苦中作樂;頂烈日做工,浴隧道高溫,在千難萬險中毅然前行......這些都是電建路橋人在彩云之南做過的浪漫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