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表彰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的決定》,對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295名全國技術能手予以表彰。中國水電十四局張曉東冬榮膺“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自2000年至今,張曉東先后參與了多個電站機電安裝技術工作,從一名普通技術員一步步成長為云嶺技能大師和云嶺技能工匠,是水電站特別是抽水蓄能電站機電安裝的行家里手和技術尖兵。
雖然多年來各項榮譽加身,但孜孜不倦的大國工匠之路并未停滯,他一如既往地奮戰在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機電安裝一線。
敢于擔當、敢于質疑、理論實踐雙修!從每一項實踐中總結提升,沉下心解決每一個技術問題,這是對他的寫實。
在惠蓄電站,廠家提供的轉子磁軛熱打鍵方案為直接對磁軛加熱進行熱打,作為機電安裝技術負責人的張曉東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沒有輕率下結論,而是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對著方案反復查看論證,大膽指出了廠家方案不合理,提出必須先進行磁軛鍵的冷打,在確保冷打效果后,再進行熱打鍵的方案,同時創造性地提出分三步進行熱打鍵。
實驗驗證最能說明問題,張曉東提出的新方案被各方采納,打鍵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張曉東還及時總結技術要點,形成論文《惠州抽水蓄能電站轉子磁軛熱打鍵》,獲得良好反響。
在5#機組盤車時,由于廠家的推力頭加工制作原因,始終無法消除轉動部分折線,就在大家泄氣之時,張曉冬卻沉下心來,盯緊每一個環節,對所有可能存在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科學的應對措施,成功確保了機組軸線達標,研究實踐的成果形成了論文《惠州抽水蓄能電站 5號機組推力頭處理》。
他還提出“技術領先、突出重點、便于推廣”的十二字方針,組織申報《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從實踐中創造的四項施工工法為惠蓄電站A廠圓滿完了“一年四投”,B廠“一年三投”的目標做出貢獻。
在仙蓄電站,機電設備是國內第一個自主化生產的抽水蓄能機組,為安全順利完成機電安裝,張曉東全程參與每項工作方案的制定審查和實施,對電纜橋機、小管路配置等使用計算機進行二次設計,不但提高了設備外觀效果,還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為仙游電站“一年四投”的既定目標,摘得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該機組的首次成功應用,對增強我國抽水蓄能技術核心競爭力,掌握市場主導權,增強我國在國際抽水蓄能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技術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身邊的同事經常說道,他是一名實踐家,更有一雙獨具慧眼的技術眼,總能發現和挖掘好的技術成果。
在仙蓄電站,張曉東組織申報了中國電力建設工法1項,成功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1項。
敦化抽蓄電站地處東北高嚴寒地區,冬季寒冷漫長,戶外有效施工期只有6個月左右,戶內工程在冬季嚴寒期施工降效明顯,如何確保現場施工的有效開展,是此時身為項目總工程師的張曉東急需解決的問題。
張曉東在帶著大家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帶著除冰工具對道路進行處理的時候,腦袋里不斷醞釀技術解決方案,經過分析,他提出并組織技術人員創新研制了一種用于北方冬季施工廠房的保溫封堵設施,有效將冷空氣隔絕在洞外,保證地下廠房洞內溫度保持在10°~15°之間,大大改善了北方冬季洞內施工的環境溫度,使洞內有效施工期間提升為全年。
這一技術創新方案極大改善了施工投入、安全投入等各項經濟指標,張曉冬成功申報了工法和專利,為后續類似電站積累了經驗。
國產首臺700米水頭350MW的敦化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國家高水頭抽水蓄能機組國產化支撐項目,立項之初就承擔著支持民族工業技術突破的歷史使命,在這一使命的支持下,張曉東與多方單位通力合作,緊密配合,讓國產化變成現實的同時,也實現了國內700米以上水頭抽水蓄能機組安裝調試一次啟動成功、一次并網成功、順利投產的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黨支部書記,張曉東經常對大家說的是“讓我們的初心亮一亮相”,“和我們的初心對一對表”,“把我們的初心淬一淬火”。抽蓄電站工程建設是黨的事業,黨選擇了我們,電站工程選擇了我們,我們要對黨的事業負責。
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雙修”,沉到一線環節攻克關鍵技術難關,多年來一直在工作中摸索前行,造就了張曉冬扎實過硬的技術功底,使他對水輪發電機安裝工序和工藝標準如數家珍,做到一絲不茍、精雕細琢,這是一名技能工匠的追求和擔當。
在2021年張曉東參加了電建集團公司組織的技能試題庫的編寫工作,任小組組長負責水輪發電機安裝工試題庫的出題工作,2022年,張曉東入選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這是單位和行業對他的認可,更是他書寫技術人生的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