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走進電建核電公司參與建設的長城電廠2×10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現場,真抓實干的施工景象令人振奮,項目的高質量建設贏得了業主方的高度贊譽。
5月4日上午11時18分,伴隨著長城發電公司智控中心監控大屏畫面中跳動的紅色火焰,現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長城發電公司2×1000兆瓦超超臨界1號機組鍋爐首次無油點火一次成功,機組正式進入點火沖管調試階段,標志著又一重要里程碑節點順利完成,為機組整套啟動和168小時試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策劃先行明方向
“參與百萬機組建設,是眼前的挑戰,是肩上的責任,更是內心的使命。”回憶起與同事們一起晝夜奮戰的日子,長城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常務副經理董洪帥眼中透露出無比的自豪。
長城電廠2×1000兆瓦機組工程是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上海廟至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項目之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國有企業建設的首臺百萬機組,屬于特急能源保供項目。
然而,長城項目所在的鄂托克前旗的氣候條件對于施工來說卻是一種嚴酷的考驗。“走在路上滿嘴是沙,躺在床上滿鋪是沙”是給董洪帥和項目團隊印象最深的感受。
身為項目負責人,每天清晨他都會第一個來到項目現場,這里摸摸、那里記記,仔細查看安全文明施工情況。一趟下來,至少需要3個小時。為了找到最佳施工方案,他先后實地考察了十余個同類型工程,尋找可以借鑒的技術。
沒有白天,沒有黑夜,董洪帥與設計團隊、施工團隊不斷地探討施工方式。方案從無到有,在不斷的打磨中逐步成形。他還多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科技攻關,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最終高效完成了1號機組施工的前期策劃方案。
風雪無阻搶工期
長城電廠項目1號機組空冷塔高達198米,由基礎、X柱、環梁、塔筒等部分組成,環基中心半徑78.336米,環基上設有48對X柱,其上部塔筒為雙曲線型現澆混凝土殼體結構,筒壁最大厚度為1900毫米,最小厚度為335毫米。高大壯觀的塔筒,對施工過程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為了將1號機組空冷塔打造成樣板工程,自2021年3月起,項目部的全體人員就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在制定詳細施工方案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施工進度計劃,力求每個施工節點按時完成。項目建成后,對構建內蒙古自治區大型能源支柱企業,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能源發展戰略,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東西部資源優勢互補、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頂得起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黨支部副書記史連峰的話語字字鏗鏘,透露出項目部黨員干部踐行“雙引雙建”工作的信心與決心。
為了保證冬季施工質量,在寒潮到來前,長城電廠項目部就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在施工現場備足了防凍物資,澆筑完成的基礎均采用土工布和草簾覆蓋。為基礎“穿上棉衣”進行保溫,以保障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同時為了確保冬季施工安全,項目部還制定了冬季施工安全方案。針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本著樣板引路、精益求精的原則,編制了相關文件。在筒壁澆筑過程中,采用公司自主研發的“軌道小車”進行施工,有效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及時間。
生產經營成果是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試金石”。2022年8月26日上午7時8分,隨著塔頂剛性環最后一節“女兒墻”混凝土澆筑完成,1號間冷塔塔筒結構施工成功到頂。間冷塔筒壁內實外光、曲線流暢、模板接茬平整,每一處施工都體現了建設者們的獨具匠心。
凝心聚力鑄精品
精品工程建成的背后,凝聚著長城電廠項目部全體人員的辛勤汗水,也記錄著電建核電公司廣大黨員干部在“5336”黨建工作法的助力下,將“雙引雙建”工作融入火熱的生產一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足跡。
在長城項目工地現場,身著紅色制服的安全管理團隊隨處可見。“確保安全,這既是電建核電人的初心,也是項目部的責任。”項目部安全總監馮軍如是說。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認真貫徹“安全第一”理念,為保障空冷塔施工安全,被稱為“紅軍”的安全管理團隊,特別設置了硬頂防護棚安全通道,并采用分時段施工方式以避免交叉作業,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設安全順利推進。
從“雙引雙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覺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精神動力。作為項目部焊接管道工程公司負責人,李琳對推進項目履約有著獨特的“法寶”。他主張推行的“熔金”精神,把項目部文化理念與施工現場實踐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示范作用,成功幫助2名新入廠員工迅速成長,使他們認識到個人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只有將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更加廣闊的“汪洋”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與提升自我價值,助公司發展一臂之力。
登高望遠,眼前的長城電廠像一條矯健的巨龍,穿草原、跨沙漠、越群山,起伏在崇山峻嶺之間。如今,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以“干好工程、贏得信任、樹立形象,開拓市場、培養人才、轉型升級”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電建核電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將越走越寬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