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地下幾十米的隧道,身處悶熱潮濕的環境,一待便是12小時以上,餐食全靠龍門吊運送……這些場景,不是特技電影的拍攝畫面,而是“隧月”逐光者的工作日常。
他,是中國電建水電七局“隧月”逐光的一員、水電七局2023年盾構施工技術技能比賽第一名、2023年成都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盾構機操作比賽第一名獲得者——馮帆。
青春鉆勁,初心追夢
2013年7月,馮帆離開校園入職水電七局,在深圳地鐵7號線從事盾構施工。
盾構機長度超百米,號稱“地下航母”!是長著“鐵齒銅牙”的“鋼鐵巨龍”……為了能夠馴服這條“鋼鐵巨龍”,實習期的每一天,他都會跟隨師父早早到達隧道施工點緊鑼密鼓學習。
隧洞中的作業環境潮濕悶熱、光線昏暗,但對“隧月”逐光者們而言,已是常態。一進入控制室,馮帆就會緊盯變動的數據,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情況及所面臨地下建構筑物和管道情況,請教師父如何操作幾十個按鈕,控制好每個參數,保障隧道開挖、管片拼裝、注漿等工作安全進行。
憑著一股好學、肯鉆的勁,還沒到實習期結束,對于一些常見的故障診斷及排除、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突發事件處置等,他已經能夠“手到擒來”。
青春韌勁,銳意進取
“悶熱、嘈雜的盾構施工工作環境也曾讓我感受到壓力,當時很多干盾構的同事都紛紛跳槽,但我相信干盾構一定會有出路!”,馮帆說道,“工作以來,最緊張的是2017年成都地鐵18號線盾構施工期間。”
精于毫厘,行之千里。“18號線是當時成都首條最大直徑盾構地鐵隧道,開挖直徑8.6米,下穿1號線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確保運營安全,項目部將監測要求的黃色預警值每天3毫米或累計20毫米改成了“0”沉降要求。
正式下穿前,馮帆與團隊一起對盾構機整機做了全方位大檢查,根據前期盾構施工掘進參數及監測數據,擬定下穿掘進控制參數。在團隊精心“呵護”下,盾構機不負眾望,實現了近距離下穿運營既有線“0”沉降的精準穿越。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他先后成功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個,工法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屆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賽優勝工法獎”。
青春干勁,薪火接力
“盾構人要敢于挑刺,要像刀盤一樣能啃硬骨頭,可以失敗,但不能服輸!”這是師父郭倫對馮帆經常說的話,馮帆亦這樣要求自己的徒弟,以師帶徒,傳承匠心。
在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他始終要求每拼裝一塊管片都用靠尺去量拼裝平整度,保證拼裝質量“0”錯臺。百環驗收時,得到重慶市質監站及業主的一致認可……
參加工作十年來,馮帆累計掘進和指導完成的盾構隧道20327米。“他對工作嚴格要求、一絲不茍,給整個盾構團隊帶來了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安全感。”徒弟張煊感慨。
“隧月”不止,“巨龍”潛行。“盾構施工前方永遠都是未知的,在方寸之間調兵遣將,懷匠人之心摸索掘進,每當盾構機順利出洞時,光明不僅灑進了隧道,也照亮了漫漫人生路!”馮帆說道。
馮帆(中)在盾構技能競賽現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