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長,這邊施工準備就緒,可以發料了?!?/p>
“好,這就發料,有啥隨時溝通。”掛斷對講機,水電十五局賈魯河施工2標項目拌合站站長王武松立刻安排操作手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拌料,把好質量關。
王武松,1980年進入水電十五局工作,四十多年來先后輾轉國內外13個項目,從事汽車修理、機械維修管理、設備安裝維護等崗位,期間不斷加強自身技能,獲獎數十項,并于2013年獲得高級技師職稱,熟悉他的人無一不佩服他。
王武松——在項目一線已奮戰了43年,他就像一顆屹立在施工一線的松柏,四季常青,充滿活力。
執著漢子“零容忍”
工作了幾十年的王武松,即將在2024年2月迎來他的退休生活,然而臨近退休的他卻主動請纓,干起了拌合站的工作。
接手工作至今,他沒有一絲懈怠,堅持扎根一線。為了工作方便,從吃住一開始他便投身拌合站,他一人身兼數職——收料,拌料、出料、協調調度、維修操作設備等都是他的日常工作,一段時間的日夜操勞下來,他的體重掉了近20斤。
雖然工作量大,但王站長對質量問題決不懈怠,堅持不放過任何一個影響因素,每一個環節他都要親力親為,骨料存在級配不良、含泥量大的情況,他更是一眼就識破。
“王站長,你咋能一眼看出骨料配級不對的?”趙文華疑惑地問道。
“我有一雙火眼金睛呀!”王武松半開玩笑道。
在砂石骨料進場驗收上,王武松從來都是一絲不茍。這不,剛進場的砂石骨料他又發現問題了。
只見王武松臉色沉重,一言不發。供應商看到這種情況更是站在一旁一聲不響,畢竟賈魯河項目的“質量控”他們還是深有體會的。
“王站長,可以卸車了嗎?”李工硬著頭皮問到。
“這車砂石骨料級配不良、含泥量大的問題怎么還有?你們這還是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我不會檢查這么細是吧?”王武松連續質問道。
“王站長,這么大的量,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問題,這車問題已經很少了?!崩罟まq駁到。
“這不是理由,能跟你們合作是相信你們公司的信譽。這車不收,如果供的貨還有以次充好的現象,我會和領導反映,終止跟你們合作。”王站長的聲音忽然提高了幾分。
“別啊,王站長,這車料我們退場行了吧。”現在的李工早已沒了之前的底氣。
每次收料王武松都特別嚴謹,對質量問題更是一直保持“零容忍”態度——寧缺毋濫,不合格產品堅決不讓落地是他的工作原則。
作為臨近退休的老大哥還這么敬業的工作,讓項目的一眾年輕人特別欽佩。在他的把控下混凝土合格率100%,優良率92.1%。
兢兢業業“打硬仗”
作為項目拌合站站長,為確保現場正常施工,王武松會提前1天將混凝土澆筑計劃進行梳理、排序,并于當晚將第二天供應計劃時間通知現場施工員,好讓現場合理安排施工,不出現窩工現象。
在施工大干期間,現場混凝土施工面多達10處。王武松面對這種情況雖深感壓力,卻沒有絲毫退縮。
“今晚10點準備開北關閘的‘倉王’!”王武松用手背摸了一把頭上的汗,馬不停蹄地開始部署下一個工作。正值夏季,白天溫度較高,為確?;炷翝仓|量,主體混凝土澆筑施工都安排在晚上,基本夜夜加班,這已經是他的工作常態了。
天上綴滿了閃閃發光的星星,月亮像塊彎彎的玉石似的掛在濃墨染過似的夜空。
“王站長,終檢驗收通過,可以發料了?!蓖砩?點53分,對講機里傳來現場老蔣的聲音。
“好,就等你的通知了,這就拌料?!睊焱晖ㄔ?,不忘轉頭來對小李說:“發完這幾車料,你倆輪流休息會兒?!?
“王站長、王站長......”凌晨2點40分,一陣急促的聲音打破了拌合站的寧靜。
王站長迅速拿起對講機,只聽那一頭傳來:“料嘹咋咧,再發5車,下次發料我再招呼你。”
幾乎是通話掛斷的同時,苗主任進了操作室,一見面便說到:“王站長,你快去休息吧,這里交給我,你已經兩個晚上沒有睡好覺了。”
看著沒有任何休息意思的王武松,苗主任忍不住繼續問道:“天天這樣,你身體能吃得消么?”
“熬得??!既然做,那就做好,也算對得起加班。”王站長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賈魯河項目是河南省2021年“7.20”暴雨洪水災后重建標志性工程,建設意義重大,工期緊、任務重、戰線長,使得現場點多面廣,但只要在混凝土施工現場,無論晝夜,總能在對講機中聽到王站長的聲音。
自項目建設至今,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從一開始的的日產百方到大干時的日產千方,他帶領著拌合站的操作工不停地刷新著拌合站拌料新紀錄,為現場履約提供有力保障,混凝土質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使項目得到參建各方的一致認可,業主在北關閘組織多次現場觀摩會,并將其作為每次上級領導檢查的重中之重,這些成功都離不開王站長的辛苦付出,他是賈魯河項目當之無愧的幕后英雄。
機械達人“主戰場”
“自從跟王站長一起工作,每次設備有故障,我下意識想到的不是維修師傅,而是王站長?!毖b載機司機回憶到。
“記得有一次裝載機在料倉轉料的時候壞了,我給王站長打電話說了下大概的故障表現,表示需要維修工來修理,結果王站長很快的說出怎么處理,并表示這是小問題,他都能搞定。”
“剛開始我還不以為然,結果沒過5分鐘。一道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了料倉門口,走進一看竟然是王站長,他手提工具箱,身穿藍色工裝,走著自信的步伐,來到裝載機跟前一頓忙活,沒幾分鐘故障就消除了?!?/p>
日常工作中,不管是項目部的設備,還是拌合站,亦或者是商混站的設備,只要一出現故障,大家就都會第一時間給王站長打去電話。
用王武松的話來說,這輩子他算是跟機械設備結緣了。
無論在哪個工地,不管干什么活,只要設備出現故障,大家第一個想起的總是他,而不是外面的維修工,這里才是他的主戰場。
工作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王站長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榮譽和成績:2012年評得高級技師職稱;拿到了“2006年陜西省職工技能大賽工程機械修理工比賽第三名”“第九屆全國建筑機械設備管理優秀機械工人”等多個行業榮譽證書;獲得水電十五局 “2008年度設備管理先進個人”......一個個榮譽的背后,是王站長用心和汗水澆灌的結果。
夜幕已深,此時拌合站操作室燈火通明,時不時傳出王武松跟現場溝通的聲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平平淡淡安安靜靜的度過。
王武松,一棵屹立在一線項目的“常青松”,他是萬千水電人的一個縮影,在這片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像王武松一樣的水電人,屹立在祖國內外的山水之間,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努力擔當作為,堅守在水電建設的一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