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結合水泥窯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不僅讓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燒”邁出了關鍵一步,還緩解了垃圾處理占地的難題、節省了建設投資和周期。
2020年7月,位于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下韓村的咸陽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一期總投資8億元,由咸陽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創能源”)投資,利用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廠內用地建設。項目配置2條750噸/日垃圾焚燒線,35兆瓦汽輪機、40兆瓦發電機各1臺,配套建設垃圾接收系統、工業水系統、飛灰水泥窯協同處理系統、爐渣綜合利用系統、滲濾液處理系統等輔助設施,日處理垃圾能力達1500噸。設計年處理生活垃圾54.75萬噸,減少垃圾填埋庫容100萬立方米。據不完全統計,非滿負荷運轉,海創能源保守估計年發電量可達1.8億千瓦時。該項目的并網發電,意味著咸陽市將徹底結束生活垃圾填埋的處理方式。
咸陽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陜西省“十三五”生物質發電規劃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項重大惠民便民實事工程。該項目建成投運后,咸陽城區生活垃圾將全部實現焚燒處理,并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全量化處理。
日前,記者在咸陽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廠房三樓大廳看到,重點設備的監控畫面可實時顯示廠區動態,同時在LED顯示屏上可以看到汽輪發電機組發電負荷、蒸汽溫度、壓力等實時數據以及焚燒垃圾量的統計。在發電項目主廠房內,配建有咖啡廳、參觀通道,通過教育展示、宣傳培訓等功能,讓參觀者能夠充分了解技術工藝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目前,該項目正在積極申請成為工業旅游點和環保教育基地。
該項目的卸料平臺共設有5個卸料門,市政垃圾車經過地磅計重后就會進入卸料大廳進行卸料,垃圾坑配有先進的除臭設備,處于負壓狀態,能吸收臭味,防止臭氣外溢。所以,即使走在焚燒發電廠,也幾乎聞不到異味。據焚燒發電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垃圾卸入垃圾坑后經過簡單均化、發酵,貯存5~7天后就能投入焚燒爐內進行焚燒,且無需分揀和破碎。在煙氣凈化方面,通過自動控制技術確保爐膛溫度高于1000攝氏度,并采用先進的煙氣凈化工藝,脫硫脫硝,使煙氣排放指標優于國家和歐盟排放標準。項目采用先進工藝,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廢水作為項目工業循環水使用,做到了廢水零外排。
生活垃圾焚燒后會產生飛灰,約占初始量的2%~3%,且飛灰中含有少量二噁英和重金屬,常規的做法是添加固化劑進行二次填埋,但咸陽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利用水泥窯的先天優勢,將飛灰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材料,被徹底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部代為水泥原料循環利用,真正“吃干榨凈”垃圾,做到了飛灰零排放,不僅節省了大量土地,減少了二次污染,因為水泥生產企業與生活垃圾焚燒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基本重合,還有效避免了“鄰避效應”,大幅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
咸陽城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垃圾坑存儲量為3萬噸,日處理垃圾可達1500噸,因此該項目目前面臨“吃不飽”的境地。
咸陽市委常委、副市長王飛說,與傳統的填埋、焚燒方式相比,結合水泥窯建設垃圾焚燒設施,并協同處置飛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具有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等明顯優勢。該項目不需要配套建設飛灰填埋場,只需以現有水泥窯生產設施為基礎,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系統,既節省了建設飛灰填埋場的占地,又規避了建設飛灰填埋場的選址難問題。
咸陽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卓鵬飛說,焚燒發電+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在現有水泥窯生產設備基礎上,增加了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大幅減容。煙氣處理系統收集的焚燒飛灰主要成分是無機物,水泥窯穩定的高溫燃燒以及堿性氣氛,使二噁英、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得到了無害化處置。同時,飛灰在水泥生料粉磨過程可作為替代原料。另外,此項工藝技術還可減少因水泥產能過剩而造成的設備空置,避免浪費,促進社會綠色發展。可以說,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水泥窯協同處理,充分挖掘了生活垃圾的能源潛力,提高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減少了水泥生產過程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可實現水泥生產和生活垃圾處理的雙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