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安區東山湖產業園,壓縮式環衛垃圾車運載著生活垃圾進入深能環保潮安能源生態園。在這里,每天都有約1200噸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煙氣排放指標達到“全球最嚴”水平……
垃圾焚燒發電廠無害化處理垃圾,可發電還可做成環保磚;昔日的垃圾山經過整治改造,變身成為綠草地;因地制宜實施垃圾分類,從源頭把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當前,潮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實現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也成為全省首個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處理的地級市。
“垃圾圍城”是困擾城市發展的一道難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潮州做了哪些嘗試和努力?這背后又克服了哪些困難?
從無處安放到“變廢為寶”
走進深能環保潮安能源生態園,幾幢現代化建筑映入眼簾,周圍綠樹環繞,空氣清新,遠處的煙囪看不見氣體。難以想象,這里是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潮安區各鎮生活垃圾收集后全部轉運到這里進行無害化處理。
垃圾進園卸料、抓取、焚燒、爐渣處理、煙氣凈化……在園區的中央控制室,垃圾處理的各道工序畫面通過大屏幕實時顯示,運行數據實時更新。操控臺前,幾名技術人員正緊盯屏幕,遠程操控和監測各道工序流程。
筆者通過屏幕看到,巨型機械手正不斷在垃圾池里翻撿垃圾,并抓取送進高溫的焚燒爐中。屏幕數據顯示,焚燒爐的溫度高達1050℃。“焚燒產生的廢氣將通過管道運送到煙氣處理車間進行凈化處理。”深能環保潮安能源生態園總經理宋晨介紹,為了更環保潔凈,垃圾焚燒后的煙氣處理十分重要。
宋晨展示了垃圾焚燒發電工藝流程圖,從中可以看到,在煙氣凈化系統中,煙氣需要經過倒三角形的半干式反應塔、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等處理工藝,才能有效去除各種污染物,實現達標后通過煙囪排出。據悉,該廠煙氣環保指標遠優于國家標準,關鍵指標優于歐盟標準。以3月15日的監測數據為例,廠內1號爐粉塵含量為0.15mg/Nm3,遠低于歐盟標準的10mg/Nm3,廠內3號爐氮氧化物數值為99.08mg/Nm3,遠低于歐盟標準的200mg/Nm3。這意味著,這里在用“全球最嚴”環保指標處理著潮安區的垃圾。
“相比粗放式填埋,實行焚燒處理能在科學處理生活垃圾的同時,實現資源再利用,做到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宋晨說,在最大限度保護環境衛生的同時,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還可以用于發電,剩余的爐渣可以加工制成環保磚,真正實現“變廢為寶”。
“一噸垃圾可產生400至600度電,這里每日處理垃圾約1200噸,日發電量約60萬度。”宋晨介紹,該廠配置了3臺日處理達400噸的焚燒爐和兩臺15兆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垃圾高溫焚燒后產生的熱量可轉化為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進行發電。自2018年1月順利建成投產后,該廠已累計處理潮州市生活垃圾約154萬噸,發電量約6億度。
去年,在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組織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等級評定工作中,深能環保潮安能源生態園獲評為“A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成為粵東地區首個國家AAA級(最高等級)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園區還設置了科普展廳和生產流程開放區,方便市民參觀和體驗,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和處理方法,去年以來共接待7000人次。
昔日垃圾山披上環保“綠衣裳”
距離垃圾焚燒發電廠幾公里處,正是潮安的大肚坑垃圾臨時堆放場。這個曾經的大型垃圾填埋場,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難聞臭味,地面青草覆蓋,不斷吐露新芽。工作人員則趁著春天來到,正加緊澆水施肥。
2013年底開始,這里就作為潮安區生活垃圾的臨時堆放點,主要服務范圍為庵埠鎮、彩塘鎮、東鳳鎮、金石鎮、龍湖鎮、沙溪鎮、浮洋鎮、江東鎮等韓江西片八鎮和潮安中心城區。經專家初步測算,該垃圾堆放區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垃圾總量約60萬噸,垃圾堆體最大深度約35米。
“以前這里蚊蠅滿天飛,臭味熏天。”該垃圾堆放場后續管理負責人肖大利介紹,以前堆放垃圾都是用“土辦法”,直接分層填埋,沒有配套相關設施處理垃圾滲濾液和沼氣。垃圾堆放產生的滲濾液和臭味不僅嚴重污染環境,也影響了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大量沼氣無序排放,容易自燃甚至引發火災。
環境惡化趨勢不容樂觀,潮安區開始采取一系列環保整治措施。而真正的轉機,則發生在垃圾焚燒發電廠出現之后。自2017年9月起,潮安全區生活垃圾開始運往焚燒發電廠處理后,大肚坑垃圾臨時堆放場也停止接收垃圾進場,全面進入污染整治工作。
為使滲濾液的產出得到有效控制和處理,填埋氣體得到可控地收集處置,潮安對該場地進行封場處理,建設了工程覆蓋層系統、雨污分流系統、沼氣導排系統、滲濾液收集與處理系統。
在該垃圾堆放場邊,一座廢水收集池正在運轉。肖大利介紹,該收集池體積為500立方米,每天垃圾場的廢水在此進行簡單處理后,再運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垃圾場中還建設了50多個沼氣收集井。“沼氣通過導排管被抽取輸送到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沿著肖大利手指著的方向,可見數條黑色管道被連接到沼氣收集井中,沼氣最終到達場邊的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肖大利說,焚燒后的氣體要確保達到標準,才能排出。
此外,為盡量減少滲濾液的產生量,該場地在保證雨污分流的同時,對已填埋的區域及時進行防滲覆蓋,盡量減少垃圾裸露面積。2018年8月底,該垃圾堆放場通過了環保專項驗收工作,從2019年1月開始進行后續維護和管理。
“隨著堆體的逐漸穩定,我們也抓緊進行場地的綠化工作。”肖大利介紹,目前,場地種草面積基本達到全覆蓋,正加派工人進行維護和施肥,希望能夠有效改善當地的景觀和生態環境。
多措并舉破“垃圾圍城”困境
除了潮安垃圾焚燒發電廠,潮州市市區環保發電廠也已于去年開始投入使用,建設總規模為年處理垃圾65.7萬噸,年發電量約2.13億度,可處理潮州市主城區、楓溪區、鳳泉湖高新區以及潮州新區部分區域的生活垃圾。同時,饒平的寶斗石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廠也投入運營,生活垃圾實現100%無害化處理。
隨著潮州3座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成投用,潮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3000噸/日,在全省率先全面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處理率達100%。潮州也成為廣東省首個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處理的地級市。
當前,潮州正在抓緊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破解“垃圾圍城”困境,除了推動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以外,還必須從源頭做起。潮州還致力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健全城鄉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去年,《潮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出臺。該方案指出2020年潮州市將實現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湘橋區完成古城片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創建任務,各縣、區試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城鄉一體化制度;到2021年,湘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饒平縣、潮安區、楓溪區管委會至少有1個鎮(街)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2年,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3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城鄉一體化系統。
在潮安區,“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的三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目前,潮安區392個行政村均設置有垃圾收集點,15座鎮級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穩定運行,已實現“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全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都被送往潮安區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池。
湘橋區則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古城區牌坊街、濱江長廊、開元路等地,可見路旁設置了嶄新的分類垃圾桶,綠、藍、紅、灰不同顏色的標識貼紙和示意圖清晰明了,方便市民游客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潮州編制了《潮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選定古城區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同時在城區主次干道、內街內巷及各公園增設一批太陽能垃圾分類果皮箱。此外,潮州還積極推動垃圾分類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引導市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