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能源行業“新寵兒”,氫能產業的熱度持續升溫,吸引多家企業爭相布局。特別是近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歷史性地將“氫能”納入其中,為行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鄒磊的關注點之一仍是氫能。
“去年,我就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提案,建議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此次《征求意見稿》能夠將氫能寫入其中,已經說明了國家在能源戰略上對發展氫能的重視。同時,也基本認定氫能有作為能源管理的部分特性。”鄒磊興奮地告訴記者。
老牌裝備制造企業東方電氣,是國內較早發展氫能的企業之一,并將氫能作為戰略轉型的重要抓手。鄒磊介紹,通過自主創新,東方電氣已掌握燃料電池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的關鍵技術,構建起燃料電池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在取得進展的同時,鄒磊坦言,氫能產業仍面臨多項“卡脖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境地。
“近年來,國家從多個層面釋放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積極信號,產業發展穩步有序。然而,氫能作為一種新興能源,要納入國家能源體系進行規模化應用,還需解決國家層面氫能產業專項規劃缺失、氫能利用成本居高不下、氫燃料電池產業商業模式待優化、氫能基礎設施配套滯后等問題。”鄒磊表示。
具體而言,一是國家層級的氫能產業布局及規劃有待進一步完善。由于配套的導向政策及支撐法規作用尚未真正體現,當前發展氫能的熱點區域,多處于政府引導及發展探索階段,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快速發展。二是國內大部分企業,實際是最近兩三年才進入氫能行業。其中,涉足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的大型企業少、前期投入不多,造成技術積累不足和人才缺口較大。三是盡管截至今年初,全國氫燃料電池上牌車已約達6000輛,但車輛的平均運營里程普遍偏低,產品驗證不充分,導致技術迭代升級和零部件國產化進程緩慢。四是氫能產業鏈長,涉及層面多,全鏈協同推進十分關鍵。
在鄒磊看來,近日出臺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氫能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國家政策的利好,也讓他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充滿期待。
鄒磊認為,“十四五”期間,首先需要逐步完善政策體系。積極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標準的制定修訂,實現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帶動技術轉化與產業發展;逐步完善氫能法規體系建設,推動出臺一些地方性法規和政策,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明確氫能產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的氫能基礎設施審批、建設、驗收流程;加強對氫氣制取、儲運、加注、應用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建立安全事故防范機制、安全應急響應機制。
同時,進一步推廣示范應用。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在商用車、分布式能源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探索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或油氣資源耦合型發展的新型商業模式,提高項目經濟性,進一步豐富氫能的應用場景,延伸氫能產業鏈;著力開展氫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項目及區域性能源互聯網示范建設,構建以氫能為紐帶的綜合能源體系,建立多能互補的聯動機制。
“為進一步推進氫燃料電池自主技術產業化,增強我國在能源技術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建議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氫能發展頂層規劃,加快出臺制氫、運氫和加氫站基礎建設方面的國家法規標準,制定加氫站(含站內制氫)報建審批管理意見。尤其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企業,牽頭參與燃料電池車輛示范應用,支持企業通過示范加快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驗證。”鄒磊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