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之后,黃河流域的生態環保及高質量發展也在加速推進。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強調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規律,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
黃河流域又被稱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豐富,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隨著近年治理、修復等工作持續開展,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呈向好趨勢,但能源結構偏重、產業分布偏亂、工業污染突出等問題依然明顯。如何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成為沿途區域面對的共同挑戰。
多重環境問題交織
黃河流經青海、寧夏、內蒙古、陜西等9個省區,其中不少區域為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輸出地。以煤炭資源為例,中國工程院院士、陜西省煤炭學會理事長王雙明介紹,煤炭富集區主要位于沙漠黃土覆蓋區,也就是黃河中上游。目前,國家規劃建設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黃河中上游地區就占了6個,資源總量占全國的40%、產量接近60%,是生產潛力最大的一個區域。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開發黃河流域的煤炭,但同時,煤炭開發必然產生生態損害,再先進的國家也無法避免。如何實現煤炭開采與礦區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黃河流域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破解的重大科學問題。”王雙明舉例,大規模的煤炭開采易造成地表塌陷、開裂,進而帶來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必須做到環境保護優先。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進一步指出,由于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脆弱,加之長期以農業生產、能源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黃河沿途部分區域環境質量差、改善難度大,且多重環境問題交織,生態環境潛在風險高。
為填補“歷史欠賬”,一系列治理措施密集展開。記者梳理獲悉,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已出臺專項治理措施。例如,近日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將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等方面,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陜西于近期部署十大行動,用于完善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等。
治理效果尚不穩固
“目前,黃河流域已由單一的環境保護,到自然資源、自然生態、環境容量保護并重,由具體點源和項目的保護,到區域、系統及上中下游的一體化保護。”現有治理效果得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環境所副所長常紀文的肯定,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同時,成效還不夠穩固。
常紀文指出,能源結構偏重、工業污染突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經濟發展差異較大,西部仍在引入東部地區淘汰的產業,比如去年江蘇鹽城發生化工企業爆炸事故之后,部分地區就排著隊去看有沒有可以引進的項目。這些雖然不是污染型產業,其中也不排除有好的企業,但總體并不高端,環保水平有待改善。此外,黃河流域部分城市仍在發展'黑色經濟',有的平時不用力、到時'一刀切',還有的表態時候很積極,實際行動卻經不起查驗。”
結合本地實際,陜西省石化聯合會顧問胡海峰也稱,陜西煤油氣鹽等資源豐富,發展能源化工有天然優勢。當地已建成30多個化工園區,希望推動石化產業綠色發展。“但目前更多停留在'劃地為園'階段,園區整體水平低、規模小,數量也偏少。我們的化工園區還不如山東、江蘇等地整頓淘汰的園區多,與綠色化、高端化標準更是相距太遠。”
在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看來,環境問題不解決,反過來將制約產業發展。“黃河流域布局這么多石化、煤化工基地,必須先把功能健全,才能吸引投資者。沒有做好安全環保措施,未來發展必將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就沒人愿意來了。”
杜絕“先污染、后治理”
多位專家一致提出,黃河流域應擯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應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我們調研發現,西部地區的環境保護能力確實還存在欠缺。一方面,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部分地區不能因為出現經濟困難,就開口子、松口勁;另一方面,要以解決現實環境問題為導向,形成層次清晰、內容齊全、相互配套、重點突出的政策體系,并以此為框架,遏制地方發展環境污染型、生態破壞型經濟。”常紀文稱。
同時,也要防止用“條條框框”挫傷地方經濟發展的活力。常紀文表示,如果沒有優勢特色產業作支撐,黃河流域將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黃河流經多地,其中有些地區較為發達,但也有相對落后的區域。對此還要因地制宜,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讓每個百分點的GDP都包括科技含量、就業容量和生態質量。
白頤認為,僅靠單一企業的力量,很難做到全面保護,“園區化”是黃河流域產業發展的現實選擇。“目前,化工園區在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協同、土地集約利用、資源循環和能源互供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特別是從東、中部地區搬遷而來的企業,注意轉移要求、分門別類進行判斷。”
評論